“回來老家吧,發(fā)揮部隊所長,幫助鄉(xiāng)親脫貧致富,咱們后腦村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在鄉(xiāng)親們的強烈要求下,他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眷戀,放棄舒適生活,來到貧窮落后的小山溝。他就是22年資助12名失學兒童的山西“最美兵哥哥”牛何松。他在服役期間榮譽滿身,脫下軍裝后,卻選擇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奉獻之路。
2015年10月4日,證婚人牛何松的證婚詞讓受助女孩方園園淚流滿面。牛何松供圖
22年資助12名失學兒童
當記者來到位于太行山脈的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橋上鄉(xiāng)后腦村時,一位身著舊迷彩服的年輕人正在取景拍照。他就是很多網(wǎng)友交口稱贊的“最美兵哥哥”。不過,現(xiàn)在的牛何松已經(jīng)不是現(xiàn)役軍人,而是后腦村的村主任助理。
曾經(jīng)的“最美兵哥哥”牛何松。牛何松供圖
牛何松是原武警山西省總隊晉中市支隊的一名副營職宣傳干事。服役期間,他參加抗洪搶險、森林滅火等戰(zhàn)斗100多次,捐資助學22載,扶貧濟困10多萬元,長期資助失學兒童12名,遍布全國4省6市,捐建希望小學1所,用默默的付出書寫了當代軍人的博大情懷。
“牛何松之所以令人尊敬,不在于他幫助了12個貧困孩子,而是他資助孩子們的時候,與他們一樣貧窮。”山西省晉中市電視臺總編輯田根寶如此評價。
牛何松出生在位于太行山大峽谷深處的后腦村。牛何松供圖
牛何松出身貧苦,放過牛、犁過地、打過工。剛入伍時工資微薄,但他總是省下一部分錢,定期匯款給孩子們。22年間,這個靠著工資生活的武警軍人,就這樣資助了12名家境困難的失學兒童。
1998年2月,安徽省岳西縣響腸鎮(zhèn)石化希望小學四年級學生方園園家遭不幸,面臨輟學。參加“九八”抗洪途經(jīng)此地的牛何松得知情況后馬上與學校聯(lián)系,并承諾資助園園讀小學、上中學,直到大學畢業(yè)。
此后,無論是在安徽當兵、在陜西上軍校,還是在山西工作,他堅持助學,五次前往安徽看望園園,卻從未向組織提及此事;無論當兵時每月35元津貼,還是園園五年大學高達3萬元的學費,他都省吃儉用,只為履行軍人承諾。
2015年10月4日,上海。身著橄欖綠軍裝的牛何松笑容滿面,給一對新人宣讀證婚詞。
“18年前,我認識了她,承諾資助她直到大學畢業(yè);4年前,她大學畢業(yè),我再次承諾:等她結婚時,我會親自送她出嫁。如今,她一天天長大了,我的承諾也一個個實現(xiàn)了,我很激動也很感動——激動的是,一個曾經(jīng)在我懷里抱過的小女孩終于長大成人,今天就要出嫁了;感動的是,在這個神圣而又浪漫的結婚儀式上,能親眼見證一對新人的幸福時刻。在這里,我鄭重宣布:我同意了,你們結婚吧!”
一席話,已順利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如今走進婚姻殿堂的新娘方園園淚流滿面。
“回到家鄉(xiāng),回到最需要我的地方”
部隊服役期間,牛何松先后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8次。同時,他先后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感動山西”十大人物、“感動晉中”十大道德模范,榮獲中國兒童慈善獎、全國擁政愛民模范、武警部隊創(chuàng)先爭優(yōu)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學雷鋒先進個人等榮譽。2013年,牛何松榮獲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并受到中央領導接見。
面對如此多的榮譽,面對地方好多單位的爭寵,牛何松卻沒有動心,而是毅然選擇了自主擇業(yè)。
2017年3月,牛何松退出現(xiàn)役。
1978年3月,牛何松出生在后腦村。這里距離壺關縣城80公里,由于地處偏遠深山區(qū),交通不便,閉塞落后,缺乏集體經(jīng)濟,沒有集體產(chǎn)業(yè),嚴重制約著后腦村的建設和發(fā)展。
如今的后腦村雖已脫貧,但仍稱不上富裕。這里位于太行山脈,擁有著天然的美麗景色,但因交通、區(qū)位等因素無人開發(fā)。祖祖輩輩的鄉(xiāng)親們每天只能眼睜睜守著人間仙境之美,卻飽受貧窮落后之苦。
牛何松正在青龍?zhí)镀俨既【芭恼?。牛何松供圖
“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后,后腦村的未來和發(fā)展就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時時刻刻縈繞在我的腦海里。”牛何松說。
自主擇業(yè)后,牛何松的戶口和組織關系都落在了山西省晉中市。早晨陪愛人散散步,有空接送孩子,周末和老戰(zhàn)友聚聚,節(jié)假日外出旅游,生活悠然自得。但自主擇業(yè)軍轉(zhuǎn)干部是“坐享清福”還是有所作為?牛何松選擇了后者。
2018年2月21日,在鄉(xiāng)親們的強烈要求下,經(jīng)后腦村村委會同意,牛何松正式受聘擔任了后腦村村主任助理。
上任伊始,牛何松對自己“約法三章”:一是不拿政府一分錢;二是不擔任正式職務;三是不參與敏感問題。他還向村委會詳細闡述了“以文化引領鄉(xiāng)村振興”的任職規(guī)劃,承諾當好宣傳報道員、文化研究員、法律服務員、理論宣講員和業(yè)務輔導員。
牛何松把自己的石頭小屋當工作室,在縫紉機上辦公,并自費購買了一套照相器材。他帶著筆記本和照相機,每天奔波于村委會、各個自然村和亟待開發(fā)的旅游景點。近半年來,牛何松結合后腦村的實際情況,綜合鄉(xiāng)親們的意見建議,撰寫了《關于開展首屆“后腦好人”評選表彰活動的實施方案》、《后腦村關愛老年人十條措施》等材料,受到村“兩委”和鄉(xiāng)親們的一致好評。
同時,他還利用自媒體平臺,通過一張張照片、一幅幅美景、一篇篇稿件,把后腦村原始的生活形態(tài)、優(yōu)美的自然風貌、文明的社會新風,從偏僻閉塞的小山村向全國傳播出去。
“我要把心靜下來,扎根老家,發(fā)揮特長,保護傳承優(yōu)秀文化,振興后腦傳統(tǒng)村落,努力把后腦村建設成為健康文明之村、紅色旅游之地、休閑避暑之所。”對于未來,牛何松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