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吃儉用捐出畢生積蓄 英雄夫婦在漢簡單過除夕
2019-02-04 23:29:02 來源:漢網(wǎng)

2月4日,農(nóng)歷大年三十,馬旭的丈夫顏學庸在部隊官兵的幫助下貼福字。記者李子云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4日訊(記者王愷凝 武葉)2月4日中午,武漢市黃陂區(qū)木蘭山下一處破舊的小院里,85歲的馬旭奶奶因感冒臥床休息,老伴顏學庸和解放軍小戰(zhàn)士一起給門窗貼上春聯(lián)、窗花,以簡單的儀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馬旭出生于黑龍江省木蘭縣,是我國首位跳傘女兵,曾參加遼沈戰(zhàn)役和抗美援朝戰(zhàn)爭。自入伍后,她六十多年再未回過故鄉(xiāng),離休后卻和老伴陰差陽錯地住到了武漢市黃陂區(qū)木蘭鄉(xiāng)。除了和“木蘭”二字有著不解之緣,老人戎馬一生的傳奇經(jīng)歷,也與女英雄花木蘭有許多相似之處。

馬旭與丈夫顏學庸跳舞(資料圖片)。記者李子云 攝

2018年9月,已是耄耋之年的馬旭夫婦,做出一個重大決定,將畢生積蓄一千萬元捐給家鄉(xiāng)黑龍江省木蘭縣,用于教育和公益事業(yè)。去年10月2日,長江日報5版、武漢晚報6版大篇幅報道了馬旭的事跡。此后,這個位于黃陂郊區(qū)的小院,備受社會各界的關(guān)注。

2019年2月4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馬旭家里,逼仄的房間,簡陋的陳設(shè),除了一屋子書籍和報紙,幾乎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和捐出千萬積蓄的“標簽”形成鮮明反差。

馬旭不在平時經(jīng)常待的房間。顏學庸面露難色:“奶奶感冒了,害怕傳染給你們,待在臥室里不肯出來。” 顏學庸說,1月底,老兩口應(yīng)邀到黑龍江電視臺錄制節(jié)目,馬旭剛到哈爾濱就感冒發(fā)燒了,本來打算回家鄉(xiāng)木蘭縣看看的計劃也只能作罷。

“一直沒好透。昨天我還帶她去同濟醫(yī)院看病打針了。” 顏學庸一邊煮面條一邊說,他們還以為昨天是大年三十,晚上回來用電磁爐煮了兩碗速凍水餃:“吃到一半才發(fā)覺搞錯了時間。”

2月4日,農(nóng)歷大年三十,馬旭的丈夫顏學庸為臥病在床的老伴煮面條,老倆口生活過的極其簡單節(jié)約。記者李子云 攝

顏學庸煮的面條就是二老大年三十中午的午飯。他們平時吃得就很簡單,過年也不例外。早些年兩人還會腌點臘魚臘肉,現(xiàn)在年紀大了,吃不得多少葷腥。

2月4日,農(nóng)歷大年三十,馬旭的丈夫顏學庸在居住的小院子門口留影。記者李子云 攝

怕兩位老人孤單,4日中午,附近偵察營本想邀請兩位老人到營地一起包餃子守歲,無奈馬旭奶奶感冒尚未痊愈,仍需臥床休息。下午,一名小戰(zhàn)士送來親手書寫的門聯(lián),陪顏學庸一起認真貼到每一扇門上,簡陋的小院終于有點兒年味了。

2月4日,農(nóng)歷大年三十,馬旭的丈夫顏學庸整理資料。記者李子云 攝

老兩口共用著一部用了十多年的翻蓋手機,身上穿著褪色的作訓服,腳上穿的是十幾元一雙的鞋子。面對清貧至極的生活,馬旭坦言生活美好是一種內(nèi)心的感受,吃喝玩樂只是一時歡愉,內(nèi)心的坦然和富足是永遠的:“幸福在于對人民有所貢獻。人民認可我,我就很幸福。”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