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們13年丟了約26萬元東西 樓管大叔讓大部分物歸原主
2019-02-21 11:58:49 來源:漢網(wǎng)

工作中的余昌權(quán)  通訊員 彭可馨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2月21日訊(記者楊佳峰 通訊員彭可馨)“余大叔,真的謝謝您!”學生從余昌權(quán)手里接過自己丟失的手機連聲道謝,余昌權(quán)叮囑著下次注意保管好。自2006年起擔任中南民族大學15棟教學樓樓管以來,類似的場景就不斷上演。

在中南民族大學學子眼里,他是熱心助人的“余大叔”,是新時代的“活雷鋒”。小至幾元的筆記本,大至近萬元的單反相機,手機、錢包、電腦等也不可勝數(shù),13年來,他拾金不昧,累計價值近26萬元,其中絕大部分失物都在他的幫助下找到了失主。

工作中的余昌權(quán)  通訊員 彭可馨 攝

很多畢業(yè)生會專程和樓管大叔道別

15棟一樓值班處的桌子上,放著一本失物登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筆記本電腦、銀行卡、相機、手機、錢包、MP3、手表、U盤等失物明細。

對手機、錢包等價值較高的失物,余昌權(quán)在值班室顯眼處掛了一塊小黑板,標明拾到物品的日期及特征;對無法識別失主的銀行卡及鑰匙,余昌權(quán)則把它們歸集到辦公桌上,供學生認領(lǐng)。

為了歸還失物,余昌權(quán)費了許多心思,漸漸有了自己的“小妙招”:若是撿到的手機可以打開,他便根據(jù)手機中失主較為親近的家人朋友的電話通知到失主;若手機設置了密碼鎖,余師傅就把內(nèi)存卡取出來放在自己手機里尋找失主信息。

每每當失主領(lǐng)回自己的物品時,余昌權(quán)似乎比失主還要高興。13年時間里,余昌權(quán)在教室里撿到的物品不計其數(shù),他已經(jīng)記不得自己第一次撿到東西是在什么時候。

當被問及是否曾想過把拾到的東西據(jù)為己有時,余師傅搖了搖頭說了4個字,“將心比心”。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已過花甲的余昌權(quán)也與時俱進,開始使用QQ、微信發(fā)布失物信息,并號召學生幫忙擴散,許多學生為他的熱心腸所感染,紛紛轉(zhuǎn)發(fā)。

學校的樓管師傅、保潔阿姨也受到余昌權(quán)的影響,拾到失物都主動尋找失主。

“現(xiàn)在很多人在面對物欲誘惑時往往失了方寸,有的甚至可能會鉆制度的空子占小便宜,像老余這樣不辭辛苦地為失主勞心費力解決問題,當真是難能可貴,我們都打心底佩服他!”余昌權(quán)的同事感嘆。很多畢業(yè)生都在民大和余師傅有了感情,在離校前會專程和他道別。

每天早上5點半開始一天的工作

15棟是個大教學樓,教室就有300余間。余昌權(quán)每天早上5點半就開始一天的工作,把所有教室門都打開,以便工作人員做衛(wèi)生,每天晚上同學們放學后他還要挨個檢查門窗、空調(diào)、多媒體設備是否鎖好關(guān)好,所有事情忙完通常就已經(jīng)很晚了。

因為長時間在教室里狹窄的過道間走動,余師傅常常被過道兩旁的桌角磕碰到腿,新傷、舊傷日復一日累加在一起,余師傅笑笑說,“都習慣了。”

上下課間的人員進出高峰期,余昌權(quán)在自行車電動車停放處來回巡視,督促同學們把車子擺放在合適的位置。

15棟樓層最高的教室在10樓,13年的時間里,他爬樓梯上上下下幾萬次,但他覺得,這就是自己的本職工作,苦點累點都算不了什么。

如今,67歲的余昌權(quán)仍在15棟做著普通的樓管工作,若撿到失物也一如既往地“負責到底”。

在他看來,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同學們對他好,他就更應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回報學生、回報民大。這也是一名普通老黨員對待工作的最樸素的心聲。”余昌權(quán)一邊翻著自己的失物登記本一邊說道。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