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武漢漢口殯儀館舉行夏穗生教授追悼會,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送別,并表示哀悼。 記者 苗劍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4月21日訊(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童萱) 鮮花、翠柏,靜靜簇擁著“中國器官移植拓荒者”夏穗生教授的遺像。19日,來自社會各界的500余名群眾默默走進漢口殯儀館靜雅廳,悼念這位杰出的外科學家。
“育杏林英才,著傳世經典,一代宗師風范永存;開移植先河,領外科潮流,醫(yī)界巨擘名垂千古。”懸掛在追思會會場的這副挽聯(lián),詮釋了夏穗生甘為人梯,夯實醫(yī)學之基,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鞠躬盡瘁的一生。
社會各界敬獻挽聯(lián)
2019年4月16日14時,夏穗生教授帶著對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無限眷戀與不舍,與世長辭。
巨星隕落,學界痛失先驅者,全國各大醫(yī)院驚聞噩耗后,派代表星夜兼程送夏老最后一程。
人們看著安放在翠柏鮮花叢中的照片,音容笑貌依如往昔。這位為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奉獻一生的老人,辭世后,家屬替他完成兩個遺愿: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捐贈生前積蓄100萬元給同濟醫(y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用于醫(yī)學研究。
哀樂聲中,社會各界以挽聯(lián)寄哀思,有人輕輕放了一支百合在他身邊,默念他的功績。上世紀50年代,夏穗生為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播下希望之種;70年代,他開展98次分解手術,以130次動物實驗,開啟我國器官移植事業(yè)大門;80、90年代,他將視野投射到其他器官移植上,攻克胰腺移植、親屬活體脾移植、腹部多器官移植;之后,他悄然轉身,建立起新中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培養(yǎng)了中國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博士生……
他對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超越醫(yī)學,一系列器官移植改革應運而生。兩個遺愿的完成,是他最有意義的告別:以移植為生,以捐獻謝幕。
正如我國著名器官移植專家、中國器官移植發(fā)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的悼念視頻所言:“夏穗生教授是我國器官移植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他不僅是在器官移植技術上奠定了我國器官移植發(fā)展的基礎,另外也是我國器官移植改革的踐行者,致力于推行我國公民自愿捐獻成為器官移植供體的唯一合法來源。”
女兒深情懷念父親過往
“盡管我們家最不容易見到的是父親的身影,但我和弟弟并不缺少父親的關愛……”
4月20日,夏穗生教授追悼會現(xiàn)場,夏老女兒夏麗天代表家屬致悼念詞。 記者 苗劍 攝
女兒夏麗天的悼詞深情回憶與父親的過往。她說她下鄉(xiāng)插隊時,父親冒著大雨從武漢趕去探望,到達時已是深夜。為不打擾她們休息,竟然在公廁呆了一夜。
拳拳父愛扣人心弦,現(xiàn)場不時傳來抽泣聲。
“陪了70年,老夏走了,我也空了,沒人陪伴了……”夏穗生夫人石秀湄的喃喃自語,讓聽者聞之落淚。
雖然夏穗生教授永遠離開了親人,但他給晚輩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夏麗天在悼詞中說,父親身體力行,教會他們做人道理,教會他們要正直善良,做事要嚴謹認真。“父親的論文以及他帶的研究生課題,一個實驗,一個論點,一組數據都經過反復推敲和檢驗。”
一句“親愛的父親,謝謝您!”,無限懷念。
奔波萬里悼恩師
追思會開始前,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者悲痛不已。他是夏穗生教授的學生,從美國輾轉了三趟飛機到武漢。
4月20日,武漢漢口殯儀館舉行夏穗生教授追悼會,社會各界人士紛紛前來送別,并表示哀悼。 記者 苗劍 攝
老者姓劉,但拒絕透露自己的姓名。“老師任人唯賢,非常非常惜才。”老者回憶,1978年他考上夏穗生教授的研究生,“老師走到馬路邊來迎接我們。他還跟我說,我可以一邊做器官移植研究,一邊做我自己喜歡的腫瘤研究。”
雖然他此后留在了美國,但與老師從未斷過聯(lián)系。“我太悲痛了,不能再繼續(xù)說下去了。”
深圳市人民醫(yī)院的教授余小舫雖然不是夏穗生教授的嫡傳弟子,但他依然于昨日凌晨兩點趕赴武漢,并寫了一篇文章悼念夏老。“同濟醫(yī)院普外科8年的求學與工作的日子里,在我離開同濟醫(yī)院到深圳發(fā)展的歲月中,夏穗生教授都視我為己出。他那份感知專業(yè)新動向的敏銳、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踏實嚴謹的學風更是深深影響著我的一生。”
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北京中日友好醫(yī)院、天津市第一中心醫(y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中南大學湘雅附三醫(yī)院、華西醫(yī)院等國內知名醫(yī)院均派代表前來與夏穗生教授悼別。
他們說,夏穗生教授的人格魅力、精神風范、學術成就將與世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