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生與老伴一起在攝影展活動現(xiàn)場。
長江日報融媒體5月7日訊 放下相機,他是武漢紡織機械公司的一名普通退休職工;扛起相機,他是用鏡頭記錄武漢三鎮(zhèn)歷史建筑的攝影愛好者。6日上午,流光不歸——王炎生江漢里份攝影展在江漢區(qū)文化館開展。與新中國同齡、今年70歲的王炎生說:“這是我送給祖國的一份生日禮物。”
70余幅漢口里份照片講述武漢故事
展館不大,懸掛了70余幅具有代表性的漢口里份照片。眾多武漢文史愛好者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展品。武漢地方志專家、《武漢里巷故事》作者王汗吾深有感觸地說,攝影展留存下的不僅是歷史建筑的影像,還有每棟建筑背后的故事。
在王炎生的攝影作品里,有其樂融融的人家,也有鄰里和睦的街坊;有精美絕倫的雕梁畫棟,也有威嚴莊重的歷史遺存。一幢幢建筑、一幅幅景象,集中展現(xiàn)了人文風貌。“這些作品讓我深受感動,不僅有紀實意義,畫面也有‘人氣’,就像一首首復刻歷史的‘小夜曲’。”武漢民間文史專家袁厚翔評價,“王先生是一個普通的退休工人,江漢區(qū)文化館把他的作品集結成展,對‘草根’熱愛我們的城市,講好武漢的故事,是一種致敬、尊重和理解。”
“舉辦展覽,是王先生多年的心愿。”展覽策展人、荊楚金石博物館館長張友海說。他是王炎生十多年的老朋友,王炎生病后,策展的任務就落在了他的頭上。張友海多方聯(lián)絡,最后江漢區(qū)文化館承辦了展覽。
發(fā)帖記錄“武漢的老房子” 點擊率超140萬
“5年沒有照相了!”展會現(xiàn)場,王炎生在老伴的攙扶下,邊走邊對長江日報記者說。2014年,王炎生因意外導致腦部開刀,造成右側肢體偏癱,行動不便,口頭表達上也略顯困難。曾經挎著相機,走街串巷追尋老建筑,他十分懷念手持相機按下快門的感覺。
王炎生的網名叫“一人行”。在漢網社區(qū)“人文武漢”板塊中,一篇發(fā)布于2007年4月15日的帖子《武漢的老房子》,至今仍被置頂,而這篇帖子的發(fā)布者正是“一人行”。300多頁的帖子,凝結了王炎生近20年的心血。截至目前,該帖點擊率達145萬。
王炎生2002年退休后,開始一個人在武漢三鎮(zhèn)走街串巷,拍攝記錄歷史建筑,追尋老房子背后的故事。“年輕時酷愛攝影,從小又是在漢口老租界區(qū)蘭陵路長大,所以對里份文化十分感興趣。”王炎生說。
一瓶水、一袋干糧、一部相機,王炎生一拍就是一天。不光拍照,王炎生還跟附近的居民聊天,了解老建筑的歷史故事,回家后將其整理成文字。“現(xiàn)在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在重訪拍攝過的老房子時,經常發(fā)現(xiàn)它們已經不在了,惋惜之余,我也慶幸保存了照片。”雖然表達不暢,但提起這些年拍過的照片,王炎生很是自豪。
發(fā)現(xiàn)優(yōu)秀歷史建筑的火災隱患,網上呼吁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帶領英國教授尋訪祖輩百年前創(chuàng)辦的和利冰廠、向市政府積極推薦優(yōu)秀歷史建筑……王炎生以自己的“一人行”,喚起了許多老武漢人的城市記憶。 目前,王炎生已經拍攝、保存了2萬多張武漢歷史建筑照片,這些珍貴的資料為城市歷史研究、歷史建筑保護做出巨大貢獻,讓城市的歷史更加豐滿。
“今年恰逢新中國70周年,這場展覽是武漢城市建設變遷與發(fā)展的一個縮影。”江漢區(qū)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說,此次展覽為期一個月,下一步,文化館還將帶著作品到各個街道巡展,讓市民們通過歷史影像切身體會到城市變遷和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
長江日報記者實地探訪“王炎生”鏡頭里的老里份
與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一樣,武漢也有小樓深巷的老建筑,老武漢人稱之為“里份”。追尋著王焱生的照片,記者探訪幾處藏于繁華市井中的老里份,從街頭巷口、一磚一瓦間,感受城市變遷的滄海桑田。
深入江漢區(qū)花樓街,三義里就在二盛巷與大董家巷的交界處,兩側是12棟二層石庫門房屋,里份大門頗有小城門的味道。
據(jù)《武漢地方志》記載,三義里建于20世紀20年代,因此處有三義殿而得名。在這條里份中,三義里1號因紅磚外墻顯得格外醒目,站在墻邊,依稀可見部分紅磚上的“官廠”二字。在三義里中,部分建筑門口還保留著當年的墻角界碑,顯得歷史感十足。
積慶里——漢口房屋較多、住戶集中的里份之一。據(jù)史料記載,1924年,民族資本家李子榮在此置業(yè)建屋,并逐漸發(fā)展成里弄。取“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之義,命名為積慶里。這里也是抗戰(zhàn)期間武漢淪陷后日軍在漢開業(yè)最早、設置最集中的一處慰安所舊址。
厚重斑駁的木門、老式百葉窗、門楣上三角形的裝飾圖案——雖然已過去近百年,當記者走在狹長的里弄中,歷史的痕跡仍依稀可見。城市在發(fā)展,曾經在此居住的500戶人家,如今僅剩100戶不到。
還有不到10天,65歲的李先生就要搬離這里。“我在積慶里生活了一輩子,現(xiàn)在要搬走了,有點舍不得。”住在積慶里39號的彭爺爺今年73歲,五代人都住在這里。“我的爺爺是積慶里最早的‘守巷人’,爺爺去世后,父親又接過了這個擔子,他們的職責是保護積慶里的安全。”彭爺爺說,現(xiàn)在他和兒女子孫一家六口居住在這里,不久的將來也會搬離。“雖然不舍,但城市需要發(fā)展,我會永遠記住在這里度過的歲月,也希望積慶里的歷史不要被后人遺忘。”(記者曹欣怡 喬馳 通訊員朱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