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首義精神 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和學者重走黃孝戰(zhàn)役路
2018-05-18 13:34:00 來源:荊楚網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黃孝戰(zhàn)役研討會會場一角 通訊員提供

黃孝戰(zhàn)役尋訪團于桃花驛(孝感楊店)紀念碑 通訊員提供

黃孝戰(zhàn)役尋訪團于信陽雞公山武漢會戰(zhàn)紀念館 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張萍、楊玲)5月14、15日,武漢辛亥首義研究會組織辛亥革命志士后裔及其專家學者,舉行了“重走辛亥北伐路——紀念黃孝戰(zhàn)役106周年”系列活動,受到著名史學家馮天瑜、嚴昌洪等名家的點贊。

  18日,筆者專訪了剛剛參加研討會歸來的辛亥革命人物傳記作家裴高才。他說,人們提及“北伐”往往會聯想到大革命時期的北伐軍光復武昌。殊不知,早在在辛亥革命時,就有兩支北伐軍威震敵膽!一支是孫中山任命藍天蔚(黃陂天河人)為關外大都督、北伐軍總司令,統(tǒng)率兩路海陸軍北伐,直搗幽燕;一支是由海陸軍大元帥黎黃陂(即黎元洪)命令三路大軍北伐,主戰(zhàn)場在武漢近郊黃陂、孝感,故稱“黃孝戰(zhàn)役”?!包S孝戰(zhàn)役”可追溯到1911年12月30日。是時,湖北革命軍戰(zhàn)時總司令官吳兆麟,奉中華民國中央大都督兼署海陸軍大元帥黎黃陂之命,秘密下達了作戰(zhàn)命令:十萬大軍擬沿陸路(從陽邏到黃陂、孝感)、鐵路(從灄口、橫店、祁家灣、三汊埠……)和水路(渡漢水、府河)向盤踞在黃陂、孝感的數萬北洋軍進攻。

  1912年1月31日,革命軍第一軍從黃陂的甘家店向孝感的楊店發(fā)起攻擊,革命軍第二軍從黃陂的祁家灣向孝感的三汊埠發(fā)起攻擊,革命軍第三軍占領新溝,向孝感發(fā)起進攻。經過激烈鏖戰(zhàn),湖北革命軍于2月2日重創(chuàng)北洋軍,湖北境內的清軍敗退廣水、武勝關,有成建制的清軍官兵逃跑或向革命軍投降,至2月上旬黃孝戰(zhàn)役以完勝結束。而這時的“北洋之虎”段祺瑞,則聯名42名團以上的軍官公開聲明贊成共和。清廷隆裕太后被迫于黃孝戰(zhàn)役結束后第三天,即1912年2月12日宣布清帝退位。只是,由于歷史的原因,學界對黃孝戰(zhàn)役這一辛亥革命后期的大決戰(zhàn)著墨不多,也未作專題探討。

  在紀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際,辛亥后裔、學者姚惠女士聯想到祖父——湖南革命軍先鋒軍第一標標統(tǒng)(團長)姚宏陶給她講述:在鄂軍炮火的掩護下,他從金口迅速渡過長江占領黃陵磯的故事片段。遂全身心北上南下、走東跑西查閱史料,寫成了《黃孝戰(zhàn)役中的革命軍第三軍》一文,相繼在國內多家報刊與網站發(fā)表,引起了強烈共鳴。

  2018年春,經姚惠女士發(fā)起,武漢辛亥首義研究會開始籌備的“重走辛亥北伐路——紀念黃孝戰(zhàn)役106周年”活動。此間,裴高才受中華辛亥文化基金會總裁王琪珉、會長鄧中哲之托,正在為黃孝戰(zhàn)役期間之黃孝鎮(zhèn)守使楊載雄將軍事略統(tǒng)稿,而他在撰述《首義大都督黎元洪》、《首義精魂》與《辛亥首義百人傳》期間,曾親眼目睹過辛亥志士熊秉坤的手稿,上面就記載著黃孝戰(zhàn)役。還在“黎傳”與“百人傳”的黎元洪、藍天蔚、吳祿貞、吳淑卿(辛亥革命女子北伐隊長)、劉公、李淑卿等相關人物傳中,對“北伐”作過輕描淡寫的敘介。且他又是黃孝戰(zhàn)役主戰(zhàn)場的當地人,就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5月14日,接到辛亥首義研究會萬學工副會長的電話,裴高才率先經黃孝戰(zhàn)役線路之黃陂祁家灣到孝感三汊埠打頭站,后隨武漢辛亥首義研究會蔡禮鴻、熊永鑄諸兄率領的37名辛亥后裔尋訪團,經孝感楊店、隨州廣水與河南信陽交界的武勝關、平靖關尋訪,返程時裴又沿黃孝古驛路桃花驛、朱家鋪、達義鋪等親身體驗。

  15日上午,在萬學工的主持下,尋訪團一行在雞公山舉行了“重走辛亥北伐路——紀念黃孝戰(zhàn)役106周年”研討會。研討會首先由姚惠展示其黃孝戰(zhàn)役線路圖,重點介紹的她的“黃孝戰(zhàn)役”情結、戰(zhàn)役特點及其意義,希望能引起學界的重視。裴高才以《感恩與感受》為題,暢談“兩個結合”:一是將黃孝戰(zhàn)役與辛亥革命大背景相結合;一是黃孝戰(zhàn)役與黃陂、孝感的區(qū)位(戰(zhàn)略地位與人文環(huán)境)相結合。辛亥首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熊永鑄,拿出其祖父熊秉坤的“行軍日記”,介紹第五協在“黃孝戰(zhàn)役”中的作用。辛亥后裔魯桂軒、竇登洪分別講述其祖父在黃孝戰(zhàn)役中的舊事,表示不忘先賢初心,奮進新時代。末了,辛亥首義研究會會長、華中農業(yè)大學博導蔡禮鴻教授,作了《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與辛亥北伐湖北戰(zhàn)區(qū)》的書面總結報告,他首先援引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講話中的“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了成功”話語,感到倍受鼓舞。接著簡述了黃孝戰(zhàn)役始末,強調重走黃孝戰(zhàn)役路,就是為了緬懷先烈,弘揚辛亥鐵血精神,希望學界與有關部門都來關注“黃孝戰(zhàn)役”研究。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