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記者 馮騁 攝)
荊楚網消息(記者馮騁 通訊員牛牧、劉愛、趙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2018年全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武漢站活動在解放公園開啟,社會各界共同見證了建設美麗武漢的行動與實踐,并以此響應《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呼吁:以可持續(xù)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樣性、并公平地分享利用生物多樣性所獲得的惠益。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
現場還有來自北京、山西、內蒙古、安徽、四川、貴州、陜西、青海、新疆等兄弟?。ㄗ灾螀^(qū)、直轄市)綠委辦的領導;關心支持國土綠化事業(yè),積極參與“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螞蟻金融服務集團、世界自然基金會、億利資源集團公司以及本土的武漢黃鶴樓、武漢地鐵集團、武漢園發(fā)公司、湖北博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è)的代表;以及熱愛植物、以不同形式履行植樹義務的100個花園家庭代表和綠委成員單位代表。
為百家花園家庭頒獎。(記者 馮騁 攝)
新一屆百家花園家庭誕生
綠滿江城、花開三鎮(zhèn),既需要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也需要老百姓庭院造景。活動現場,大家一起見證了2017年的百家花園家庭的誕生,并分享了他們的花樣生活。
為創(chuàng)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共建共享美麗環(huán)境,武漢市深入街道、社區(qū)、學校和家庭,開展了一系列綠色創(chuàng)建活動,其中花園家庭最受市民歡迎。2013年以來,連續(xù)5年深入基層,尋訪近千戶,選出460戶花園家庭,以這特別的形式,為江城添綠,為幸福發(fā)聲。
花園家庭評選是一次全民生態(tài)意識的教育和普及,為了讓這種可貴的生態(tài)自覺成為更有力量的生態(tài)行動,武漢市綠委辦專門組織編撰了《一花一世界——花園家庭的美好生活》一書,作家池莉為此書專門作序。此書在活動現場進行了推介贈書。
今年將建100個綠色驛站
創(chuàng)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將生態(tài)、生產、生活有機融合,武漢一直在探索、在實踐。其中,倡導“共建共享、人人參與”,由居民自治維護管理的綠色驛站,就是典型案例。
活動中,作為首個示范綠色驛站——來自江岸區(qū)機場社區(qū)綠色驛站的志愿者們,進行了展示和表演。據了解,今年武漢還將陸續(xù)建成100個綠色驛站,開展綠色科普教育課堂1000場,把驛站建成常態(tài)化的義務植樹盡責基地,也將融合植物醫(yī)院、共享空間、假日花市等不同功能。
武漢“眾森家園”項目上線
如今,“互聯網+”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開啟了義務植樹新模式。今年,武漢獲批全國第二批“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試點城市,經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綠化基金會批準,當天的活動中,武漢“眾森家園”項目正式上線。
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姚春橋、湖北博克設計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書軍、市民代表董濤先生上臺,為眾森家園現場捐贈。活動現場共收到捐贈款239.6萬元,其中,武漢地鐵集團有限公司89.4萬元,湖北博克景觀藝術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150萬元,董濤2000元。
活動現場,市民可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參與眾森家園項目,這些捐贈資金將直接匯入中國綠化基金會賬戶,專項用于武漢綠化建設,提升市民綠色生態(tài)福祉。
武漢“眾森家園”項目5月22日正式上線后,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關注或登錄全民義務植樹,點擊網絡參與,選擇武漢市“眾森家園項目”進行捐贈。也可關注或登錄武漢全民義務植樹,點擊義務植樹--網絡參與,選擇眾森家園項目,進行捐贈。
現場表演。(記者 馮騁 攝)
2018年花園家庭評選啟動
“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環(huán)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造林司趙良平司長在講話中指出,37年前,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下,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揭開了中國綠化史上嶄新的一頁。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其特有的法定性、全民性、義務性、公益性,在中華大地上蓬勃開展,成為世界上參加人數最多、持續(xù)時間最長、聲勢最浩大、影響最深遠、成就最突出的一項群眾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