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通公路,12歲的姐姐和兩個8歲的弟弟上學時,走的幾乎全是人跡罕至的山路。老師心疼而動情發(fā)帖:未有淚水,只有笑臉,懂事的娃……
三峽晚報訊 本報記者依然 實習生徐傳 文/圖
在宜昌市,這三姐弟走的也許是最偏遠最艱難,時間最長的求學路了。坐船在清江行駛40分鐘后,又在懸崖峭壁中攀行約6個小時,每兩個星期往返一次。如今姐姐已經(jīng)12歲,兩個弟弟僅有8歲。
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5月24日一早,本報記者從宜昌城區(qū)驅(qū)車3個多小時抵達長陽漁峽口鎮(zhèn)漁坪小學。見到這三姐弟時,他們上完最后一節(jié)課后就準備回家了。隨即,記者和家訪的老師們與這三個孩子一道,開始了他們艱難的回家之旅……
最輕松的坐船途中,姐姐不忘給兩個弟弟輔導功課。
老師深夜微信:未有淚水,只有笑臉
今年1月11日,恰逢學校放假,當這三姐弟終于在冰天雪地的懸崖峭壁上,跌跌撞撞徒步7個小時安全抵家后,鎮(zhèn)上一直等待孩子消息的秦老師終于舒了一口氣。他隨即發(fā)布了這樣一個微信帖子:“不一樣的成長、離校最遠的娃娃,放學后近7個小時才到家。未有淚水,只有笑臉,懂事的娃”。
在這篇帖子中,秦老師心疼地講述這三個孩子艱難的求學經(jīng)歷:
三個孩子,最大的是那個女孩叫小娟,六年級;兩個男孩分別叫小志和小文。小娟和小志是親姐弟,小文是他們大伯的孩子。三個孩子家住長陽漁峽口鎮(zhèn)雙龍村最遠的一個組,小地名叫各井。
各井,這座地圖上的無名高山,雖然海拔只有1500多米,但山勢陡峭,就像一把尖刀,直插云霄?!奥酚谐甙褜?,上山如爬竿;遇到懸崖處,哪敢朝下看;一旦腳踏空,不亡也得殘”,居住在這里的470多位村民無奈地描繪著這條通往山外的必經(jīng)之路。這三個孩子聽話、乖巧、愛學習。從家到學校至少要七個小時,中途還要坐船。數(shù)九寒冬,每周上學凌晨四點就得從家里出發(fā),才能保證趕上十一點的船,這樣上學才不會遲到。三姐弟,上學從來沒有遲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