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打響防汛抗旱排澇備戰(zhàn)
2018-06-01 08:12:00 來源: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升級換代的黃浦路泵站

□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陳希通訊員黃金波武氣宣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李輝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2018年全市防汛抗旱排澇工作會上了解到,今年汛期武漢市氣象年景較差,可能面臨旱澇并存、旱澇急轉的形勢。目前全市防汛抗旱排澇工作已進入實戰(zhàn)階段,今年中心城區(qū)抽排能力進一步提升,水務部門將重點加強武漢火車站、過江隧道、下穿涵洞等重點部位值守防控,盡最大努力減少漬水對市民生活和交通的影響。

降雨 汛期總雨量略少但梅雨強度大

據武漢市氣象局預測,根據前期氣候特征及影響汛期氣候的海洋、環(huán)流變化特點,預計武漢市主汛期總雨量略少,但時空分布不均,旱澇并重,要做好防汛、抗旱兩手抓的準備。預計今年主汛期(6至8月)總雨量為500至550毫米,較常年偏少一成左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出現局部漬澇和階段性干旱可能性大。

大家最關心的梅雨期,“暴力梅”會不會再現?氣象部門預計武漢在6月中旬末入梅,比常年偏晚,7月中旬前期出梅,接近常年時間。整個梅雨量接近常年,但降水強度大,出梅后有一段晴熱高溫,盛夏極端高溫38至39℃。

為此,今年汛期要高度關注梅雨期極端強降水及盛夏階段性干旱,密切關注長江上游可能會出現的洪水對長江防汛的影響。

堤防 三處較大險情全部治理完畢

武漢市水務局防汛抗旱處處長蔣志剛介紹,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防汛部門共組織了5次全市范圍的防汛排澇安全大檢查,共查找并處置堤防崩岸、防汛通道破損等各類較小的險情隱患140處,并對三處較大險情及時進行了應急治理?!叭ツ隄h江發(fā)生了較大的秋汛,水流的沖刷帶走了大量的泥沙,部分岸坡形成了一些崩岸和缺口,其中兩處在中心城區(qū),都位于硚口區(qū),一處位于蔡甸區(qū)?!笔Y志剛介紹,防汛部門利用水毀項目的應急資金,對這部分險情進行了緊急治理。

此外,防汛部門還及時調整了各級防汛抗旱排澇指揮部成員單位及職責分工,逐一明確了堤防、通道閘口、穿堤建筑物、險工險段、排水泵站、湖泊的防汛責任人。全市共儲備砂石土料45萬余方、搶險器材130余類。

排漬 中心城區(qū)抽排能力進一步提升

記者昨日從武漢市水務局排水處了解到,今年6月底前,又有一批12個重點排水項目具備應急抽排能力,包括北湖泵站、川江池泵站、雅安街主干排水項目等,中心城區(qū)抽排能力再增200余立方米/秒,整體抽排能力將達到1700多立方米/秒。尤其是經開區(qū)、青山北湖等區(qū)域,抽排能力實現倍增。

此外,目前中心城區(qū)的40個湖泊、港渠,都在汛前進行了重點排查,打通堵點,并正在降低水位、騰退庫容。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