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重回春節(jié),老河口傳統(tǒng)木版年畫帶你重溫年味
2019-01-28 21:41:00 來源: 長江日報


木版制作于清末的傳統(tǒng)年畫 記者馮愛華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1月28日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王潔)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在灶頭貼上灶王爺畫;除夕夜,大門貼上武門神、二門貼上文門神,屋內貼上寓意吉祥的“一團和氣”“五子登科”……28日是小年夜,也是傳統(tǒng)年畫貼起來的日子,老河口木版年畫傳承人陳洪斌帶著40余幅傳統(tǒng)年畫來漢展出,讓人們重溫年畫這傳統(tǒng)年俗。
蘆葦扎成的刷子飽蘸水墨,均勻刷在木版上,白紙鋪好、用把子刷平,輕揭起來,一幅單色門神年畫就完成了。在武漢天地壹方藝術展廳現(xiàn)場,老河口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陳義文之孫、第五代傳人陳洪斌,向觀眾介紹年畫習俗、展示傳統(tǒng)年畫制作流程。有興趣的觀眾,還可現(xiàn)場嘗試,帶回一張親手制作的年畫。


陳洪斌現(xiàn)場演示木版年畫制作技藝 記者馮愛華攝
此次《年畫重回春節(jié)——老河口木版年畫展》中,共展出40余幅老河口木版年畫代表作品,涵蓋了從清朝末年至近現(xiàn)代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類年畫藝術風格,既有表現(xiàn)喜慶康壽的年畫“一團和氣“"趙公元帥""燃燈道人",寄托神靈降福的年畫"鐘馗納福""金剛門神""忠義春秋"“秦瓊尉遲”,也有表現(xiàn)吉祥如意的年畫"天仙送子""五子登科""灶王"等。與用筆彩繪的北方年畫相比,木版雕刻、套色印刷的老河口年畫可大批量制作。
春節(jié)前,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年畫重回春節(jié)”,號召讓年畫藝術回歸新年、回歸現(xiàn)代生活,讓傳統(tǒng)民俗重煥活力與生機。剛剛在北京參加“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年畫精品展”的陳洪斌,與天津楊柳青、湖南灘頭、四川綿竹、重慶梁平、陜西鳳翔等全國18個傳統(tǒng)年畫產地的代表一起,致力將年畫帶入普通人生活,促成年俗與年畫的回歸。


木版制作于清末的傳統(tǒng)年畫 記者馮愛華攝
據(jù)了解,老河口是湖北省目前唯一僅存的木版年畫生產地, 從明朝中期開始出產年畫,清代乾隆至光緒年間發(fā)展最為興盛。自1953年后,民間年畫逐漸衰落,老河口木版年畫也僅剩陳氏家族一脈傳承。為保護傳承這一民俗瑰寶,2011年,老河口木版年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陳洪斌介紹,作為南派木版年畫的代表,老河口木版年畫擁有獨特風格,制作工藝講究“陡刀立線”,雕刻精細、線條流暢,構圖飽滿、造型夸張、色彩鮮艷、表現(xiàn)手法精湛細膩,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木版年畫獨到、古樸、至美的整體格調。同時,老河口木版年畫種類繁多,從畫幅上分中堂、貢箋、門神、神像、歷畫、喜畫等二十多種。題材廣泛,多取材于歷史戲劇、演義小說、民間傳說、民俗民風等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反映出不同時代的世俗觀和道德觀, 寄寓人們期盼新年平安祥和, 五谷豐登, 六畜興旺的心理祈愿。


陳洪斌現(xiàn)場演示木版年畫制作技藝 記者馮愛華攝
作為傳承人,陳洪斌欣喜于近年傳統(tǒng)年畫得到有力推動、有望重回人們生活,也清醒地認識到審美變遷給傳統(tǒng)技藝帶來的挑戰(zhàn)?!叭藗儸F(xiàn)在購買年畫多是當成工藝品,裝裱起來收藏”,讓大家重新認識到年畫的傳統(tǒng)寓意、并貼到門上墻上,仍有待進一步推廣普及。他介紹,自己目前正帶著襄陽本地的20多個大學生徒弟成立工作室,探索將年畫元素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如鼠標墊、茶杯、抱枕等,讓年畫重歸生活。
展覽將持續(xù)至3月3日,市民可免費觀展。
【編輯:劉思】
(作者:馮愛華)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