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抗旱,全市累計解除旱情12.32萬畝
2022-08-22 10:25:00 來源: 長江日報


  今年出梅以來,高溫日數(shù)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位,我市持續(xù)晴熱高溫,降雨偏少,市氣象部門已啟動重大氣象災害(高溫)二級應急響應。面對多年未遇高溫旱情,全市涉農部門及各新城區(qū)戰(zhàn)天斗地、科學抗旱,全力開展抗旱救災工作。
  據(jù)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截至8月21日,全市累計啟動灌溉泵站、涵閘、水庫等設施765處用于灌溉、引水、調水等,灌溉水量共計2143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98萬畝。目前,全市累計解除旱情12.32萬畝,現(xiàn)有因旱受災面積6.95萬畝,約占全市在田農作物面積2.3%。
  農民在田頭通宵值守
  開閘為稻田送甘霖 帶著釘耙巡邏溝渠保通暢
  搭個簡單竹床住在泵站值守


  江夏區(qū)烏龍泉街道三合村村民在梁子湖清淤,確保泵站抽水機正常運轉。記者許魏巍 攝
  8月21日,江夏區(qū)烏龍泉街道三合村楊忻海泵站內,工作人員陳本發(fā)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儀表數(shù)據(jù),觀察抽水機的運作情況。15平方米的泵站內熱浪滾滾,一臺電風扇是僅有的降溫工具。
  近日,三合村不少農田出現(xiàn)缺水干旱情況,楊忻海泵站自7月底啟用以來,已為三合村540畝農田實施灌溉。“村內農田大多種植水稻,現(xiàn)在正值拔節(jié)孕穗期,田間缺水不利于水稻中后期生長。”20天前,本有其他工作的陳本發(fā)接下泵站任務,“當時唯一想到的就是希望能幫助村里盡快緩解旱情?!?br>  “我不僅需要密切關注抽水機各項數(shù)據(jù)是否在正常狀態(tài),還需要及時清理泵站積水,以免燒壞電機。”陳本發(fā)說,一臺抽水機的運轉牽動著百戶農業(yè)生產用水,所以需要24小時處于監(jiān)測狀態(tài)。簡單搭個竹床,他與同事每12小時一輪班,成為泵內全天候運行的“安全攝像頭”。
  距離泵站200米遠的水渠邊,是陳本發(fā)必到的觀測點,這條路他每天往返不下6趟?!皬倪@里我可以更好地判斷引水渠水量多少,以調節(jié)抽水閥門大小。”他介紹,水流太小會影響周邊農田灌溉速度,水流太大則會溢出輸水渠道,損害設施造成水資源浪費。若渠道出現(xiàn)淤泥堆積影響抽水速度,他還會同清潔隊伍一同清淤,暢通灌溉通道。
  “看到抽水機將渠水高效輸送到附近農田,保障村民種植收成,讓我覺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标惐景l(fā)笑著說。
  打著赤腳踩著泥土感受菜苗干渴


  18日,在東西湖區(qū)東山街道巨龍湖荷塘濕地,辛勤的農民冒著高溫采摘蓮蓬。通訊員高國鵬 攝
  按下手中遙控器的關閉鍵,眼前10畝大白菜苗的噴灌完成,東西湖辛安渡街道東風大隊村民王芳云打著赤腳、踩著泥土走出田地?!澳_能被田里的泥沒過,育苗的水就澆到位了。”王芳云說,多虧大隊不久前開閘引水,不然育苗的關鍵期就要錯過。
  東風大隊以種植蔬菜、茄果為主,共有農田4200畝,現(xiàn)下正是農作物的育苗期,用水量較大。東風大隊三隊隊長栗晨翔介紹,為保障農作物用水,8月開始,大隊內的北十三支溝開始從府河抽水,并保證支溝內水位在1.5米及以上,隨后通過支溝旁的東風一隊泵站將水引入臺渠,再流入各家農田,目前每天抽水時間在6小時至12小時不等。
  “王芳云所在的合作社,農田面積較大,但離他們最近的溝渠出水較小,滿足不了需求?!睎|風大隊書記胡一龍說,在合作社提出需要加大用水量后,大隊決定打開另一條溝渠閘門,從遠處引水。
  為保障引水溝渠通暢,東風大隊每天都有專人對泵站和溝渠進行巡邏。泵站外的支溝內,栗晨翔將一根竹竿放置于水中與抽水管道垂直,以防止空氣進入管道影響設備運行。
  泵站對面便是良田,滿眼郁郁蔥蔥。栗晨翔沿農田旁的渠溝巡邏,手中還拿著釘耙,看到溝渠中有樹枝、落葉,他就用耙子打撈起來,保證溝渠內水流通暢。
  據(jù)悉,目前東西湖區(qū)13.9萬畝農田用水需求基本滿足。
  家人送飯到機站全程看守不離身


  21日,東西湖辛安渡街道東風大隊,村民正在為大白菜苗噴灌補水。記者胡冬冬 攝
  8月21日上午8時,蔡甸大集街道伏牛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楊家紅來到村泵站機房時,村支書楊遠威已在此等候。兩人合力手動開啟進水閥,啟動真空泵排出空氣,按下啟動鍵,水泵開始工作,轟鳴聲響起。
  后官湖水順著泵站的管道,逆流而上,直奔小山頭處15畝大小的水庫,水再沿著水渠分流到村灣各處田地。
  村民楊家松來到自家的4畝水田,涓涓細流漫過田埂,田地里湘蓮、水稻在水的滋潤下長勢良好,地里的水浸過部分田埂。楊家松說,現(xiàn)在水稻正在打苞抽穗,水是關鍵。前些時,田地里看不見明水,自8月11日村里泵站啟動后,大家心里就不慌了。
  “天氣干旱,往年水庫平均深度3米,最深的地方有5米。水泵開啟前,水庫深度只有1米多,水一天能蒸發(fā)5厘米?!睏钸h威介紹,7月底,在街道辦事處的部署下,村委會對灌溉渠進行了清理,確保溝渠暢通。水泵啟動后,機組從早上8時運行到晚上10時,只用了4天時間就把水庫裝滿了。
  機站運行,楊家紅全程看守不離身,吃飯由家人送來。他說,水泵最初運行的兩天,隔一、兩小時會“罷工”,需要趕緊關閉電源。13日,街道安排人員檢修,供電部門更換了線路后,水泵狀態(tài)良好。水庫滿后,隔三天補兩個小時水。
  “9月中旬,水稻就可以收割了,期待今年豐收。”楊家松說。
  專家指導農戶科學抗旱
  瓜蒿輪作 希望今年收入不減
  農技人員送來定心丸好收成有盼頭


  高級農藝師胡江勇(左)在基地指導育苗。記者周韌 攝
  這些日子,蔡甸區(qū)侏儒山街道五姓口村的脫貧戶劉新五的日子過得可謂跌宕起伏。他種植的60多畝水稻正處于抽穗揚花灌漿期,如果稻田灌水不足,水稻不能授粉會影響結實,產量就上不去了。
  五姓口村有一個大泵站,兩臺75千瓦的泵從廟五河取水,灌溉村里1200多畝的水稻田。隨著持續(xù)高溫干旱天氣,村里溝渠里的水慢慢變少,村支書劉愛國領著村干部去巡查時才發(fā)現(xiàn),村里溝渠的閘口出了問題。廟五河前陣子進行河堤加高工程,施工時把水閘口上的擋泥板挖垮了,擋泥板正好把水閘的進水口擋住大半。
  當務之急就是趕緊挖通閘口。但請來的施工人員表示,要等水位再降一點,擋泥板完全裸露才方便施工。所以村支書劉愛國、村干部、農戶們都一天無數(shù)遍去閘口看。
  眼看著村里的稻田水越來越少,“不等了”。劉愛國大手一揮,早就準備好的大挖機就位??蓳跄喟逄螅笸跈C又停在岸邊淤泥里,完全使不上勁。施工半天沒有進展,又換小挖機上場。先把擋泥板一點點“啄”碎,再一點點清除碎掉的垃圾。堵塞的水閘口通了,廟五河的水汩汩流入村里的溝渠,幾個小時功夫田地里的水就滿了。
  水有了,種植戶們懸著的心依舊不能放下來。市農科院包區(qū)服務技術服務團隊及時趕到村里實地查看,為村民排憂解難和打氣,相關負責人周爭明對種植戶說:“稻谷基本沒有受影響,情況還不錯?!?br>  農技人員告訴農戶,在目前這個時期,稻田里水的高度一定要達到8厘米才能保證生長,水不夠要及時灌,同時要噴灑一次葉面肥,保證稻谷的品質。后期如果干旱持續(xù),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如果有蟲子增多的趨勢,一定及時通知我們來,提前防,比后期治更能保收成?!?br>  劉新五說,現(xiàn)在水給力了,技術人員也給了定心丸,今年稻谷依舊會有好收成。
  趁本周天氣轉涼抓緊扦插藜蒿苗


  村民在處理準備扦插的藜蒿苗。記者潘璐 攝
  七月八月一般都是農戶育秋苗的時候。今年夏天持續(xù)高溫干旱,很多農戶不敢育苗,或育苗不理想。近日,市農科院技術團隊來到蔡甸區(qū)薛山村,為這里的藜蒿種植戶做育苗指導。
  武漢市逐夢田園合作社是薛山村的藜蒿種植大戶。往年這時,種植大戶王敏種的頭茬藜蒿都已經收割,馬上要大面積種第二茬了?!敖衲昝銖姺N了五六畝地,現(xiàn)在看來即使這批苗能活能長,品質也不太好?!贝髴舳贾桓以嚪N。
  高級農藝師任儉到薛山村地頭仔細查看了藜蒿苗后,告訴種植戶,趁著本周天氣轉涼抓緊早晚涼快的時機?!疤炝燎巴瓿汕げ宥ㄖ?,晚上再對扦插了苗的田地進行大水漫灌。藜蒿的水一定要給足,不要中午灌水,避免上曬下煮的情況,水不夠要分次灌不能急,出芽前每天都要灌水?!?br>  王敏告訴記者,在市農科院的技術幫扶下,她和附近農戶采取瓜蒿輪作模式,前期瓜地的收成還不錯。藜蒿每年七八月種下,一直可以收到來年三月份,能收五六茬?!半m然目前頭茬受損,我們在專家指導下,認真做好田間管理提升品質,希望今年的收入不減?!?br>  儲水近萬噸確保育苗供水三月無憂


  21日,武漢南岸嘴公園露出大片沙灘。記者何曉剛 攝
  8月21日,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胡江勇來到位于黃陂區(qū)武湖生態(tài)農業(yè)園的維爾福種苗基地指導生產。這里是全市最大的工廠化種苗繁育基地,建設有逾4萬平方米的智能化溫室、組培中心及育苗車間,運用領先的穴盤育苗技術,通過規(guī)?;a的各種秧苗整齊度好、成活率高,農戶移栽后管理簡便,商品性產量可增加二至三成。
  記者現(xiàn)場看到,一盤盤如巧克力形狀的育苗托盤,從自動生產線不斷下線,每分鐘可以完成128粒種子的精準播種。然后,托盤進入溫度可控的發(fā)芽室,讓每顆種子在72小時內發(fā)芽。之后再轉至專用溫室大棚,芽苗25天左右長成約10厘米高的植株,農戶就可以移栽至田間地頭了。
  “4個專用溫室育苗大棚,每個面積都有1500平方米,可一次性育苗100萬株,基本滿負荷運轉。”胡江勇說,7月以來訂單驟然增長40%左右,當日趕工的是生菜苗,這筆訂單共50萬株。部分種苗本來從8月10日就可以出廠,由于持續(xù)高溫干旱推遲到現(xiàn)在,無形中增加了基地的維護成本。他提醒農戶,“為了確保上市檔期,很多蔬菜種苗需在10月前后完成定植,像萵苣、甘藍等最佳育種期,只剩10多天了”。
  在基地中央,胡江勇指著一個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大型蓄水池告訴記者,水池深約6米,可儲水近萬噸。水池與基地內的雨水收集管道、溝渠及地下水泵房、凈水裝置、溫室大棚聯(lián)結成網,常年保持儲水量充足,“盡管日耗水量5至10噸,可保基地種苗繁育供水3個月沒問題”。
  (長江日報記者蔡欣星 張衡 潘璐 周韌 見習記者欒嘉雯 實習生田莉 通訊員姜亮平 吳政 李寒梅 周雄 張遠 冉志平 金莉 周琦 瞿玖紅 統(tǒng)稿:周韌)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