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江城秋色美,冬候鳥和夏候鳥9月沉湖罕見同框
2022-09-07 21:15:00 來源: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9月7日訊(記者彭毓穎 通訊員趙銀斐)“鴻雁來,玄鳥歸”,白露時節(jié),鳥兒紛紛開啟遷徙之路。連日來,在武漢沉湖國際重要濕地,上百只普通鸕鶿提前近一個月來漢過冬,與留置在當(dāng)?shù)氐纳n鷺、中白鷺等夏候鳥一起棲息、覓食,享受江城秋意。


  遷徙過境沉湖的紅頸濱鷸。魏斌 攝
  3天前,15只紅頸瓣蹼鷸現(xiàn)身沉湖濕地,觀鳥愛好者們驚喜之余,發(fā)現(xiàn)5只普通鸕鶿和2只蒼鷺正在一處灘涂的電線上歇腳,淺水灘里還有數(shù)十只蒼鷺、中白鷺時而振振翅膀,時而低頭覓食,分屬于冬候鳥與夏候鳥的它們在早秋的武漢罕見同框了。


  沉湖“生態(tài)代言鳥”紅頸瓣蹼鷸。魏斌 攝
  武漢市觀鳥協(xié)會副會長魏斌第一時間抓拍到了這張同框照。他向記者介紹,冬候鳥來漢越冬通常在9月底、10月初,但近段時間他們在沉湖已觀測到了上百只普通鸕鶿的身影。他判斷這可能與持續(xù)干旱有關(guān),普通鸕鶿在中國東北部完成繁殖后,提前向南尋找水源豐富,生境良好的棲息地度過冬天。沉湖水量豐富,成為冬候鳥的不二選擇。


  武漢沉湖鴨垸湖里的蒼鷺。魏斌 攝
  “夏候鳥在武漢的主要任務(wù)是繁殖后代,幼鳥能否成功帶走,決定了它們南遷的時間。”魏斌介紹,部分夏候鳥如灰翅浮鷗和水雉,它們的幼鳥若還不具備飛行能力,家族就會集群原地滯留更長時間,這也是冬候鳥能與夏候鳥相遇的原因之一。待到本月底,普通鸕鶿大部隊抵漢,這樣同框的景象會更加常見。


  普通鸕鶿和蒼鷺同框武漢沉湖鴨垸湖。魏斌 攝
  據(jù)觀測,目前沉湖濕地除了有數(shù)千只灰翅浮鷗及大量鷺類、鴨類外,還有黑翅長腳鷸、鶴鷸、紅頸濱鷸等鸻鷸過境鳥類在此棲息覓食。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代表處淡水保護高級顧問雷剛介紹,沉湖國際重要濕地是國際鳥盟最早確認(rèn)的長江中游地區(qū)5個國際重要鳥區(qū)之一。它位于全球重要候鳥遷徙線路之一的東亞——澳大利亞線路上,就像鳥兒們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每年有大量候鳥停留和棲息。
  受今年極端氣候的影響,鄱陽湖、洞庭湖水位變化異常,對洲灘植被和水生生物等造成巨大影響,進而影響越冬水鳥的種群和分布。武漢沉湖國際重要濕地和其它湖泊類型的濕地公園等因有較好的水位控制設(shè)施,可以穩(wěn)定為冬候鳥提供棲息地。預(yù)測今年冬天來漢越冬的鳥種和數(shù)量可能會較往年增加。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