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枝明:與“龍”相伴不分離
2018-07-29 15:52:47 來源:新華網

在我們的星球幾十億年的演變過程中,無數的物種誕生了,同時,也有無數的物種湮滅。滄海桑田,歲月賦予了這些物種一種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奉獻一生,只為尋找化石秘密;他們默默無聞,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孜孜不倦地還原地球過往的印記。近日,由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將發(fā)掘這些在古生物化石發(fā)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

董枝明在工作中。

今年4月,美國《時代》雜志出版了一期名為“偉大的科學家——改變世界的天才和遠見者們”的特輯,列出了101名偉大的科學家,包括了伽利略、牛頓、居里夫人、愛因斯坦和霍金等,而81歲的董枝明作為唯一的一名亞洲科學家名列其中。這位古生物學家共為40余種恐龍命名,堪稱傳奇。

董枝明是山東威海人,他13歲時在青島參觀過一次恐龍展,恰逢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先生那時剛在山東萊陽發(fā)掘研究了棘鼻青島龍化石。小小少年一下子就對這龐然大物著了迷,從此便和恐龍化石結緣。1962年復旦大學生物系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從此與“龍”相伴未曾分離。

董枝明活潑喜動,曾是復旦大學田徑隊百米跨欄選手,對野外工作情有獨鐘。每每談及1963年的新疆考察他是百說不厭,那時條件的艱苦是現在難以想象的,吃、住、行更似百年前。董枝明一副豁達坦然,說“我不怕,只要別人敢吃的東西我就吃,別人敢睡的地方我就睡”。

董枝明獲得的榮譽足夠多,他是北美古脊椎動物學會榮譽會員,是中國地學界 “竺可楨野外工作獎”獲得者,也是日本青少年心目中排名第二的“最喜愛的人”。然而這些榮譽對他而言都是身外之物,董枝明56年來從未離開過恐龍,他的生命因此而豐富多彩。就像他所說的“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找恐龍”。的確,對于古生物學者來說,化石是第一位的,沒有化石標本就像“無米之炊”,再能干的“巧婦”也一籌莫展。

自貢恐龍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恐龍博物館,它的誕生和董枝明息息相關。如果沒有董枝明對恐龍化石的敏感、熱愛和執(zhí)著,沒有他們每年長達大半年的野外工作,就不會有自貢恐龍的今天。董枝明為他研究的自貢恐龍取的名字也特別有情致:李氏蜀龍,獻給蜀國都江堰的創(chuàng)舉人李冰;太白華陽龍,獻給當年久居華陽國的李白。

\

2014年在自貢恐龍博物館。

改革開放后迎來了“科學的春天”,也迎來了世界恐龍發(fā)現史上的一次壯舉:1986-1990年的“中國-加拿大恐龍考察計劃”。作為中方野外負責人,董枝明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的同仁們通過這次考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的發(fā)展,讓中國恐龍的研究走向世界;同時董枝明也是第一個在北極圈里發(fā)現恐龍化石的人,并在那里升起了五星紅旗。

\

中加恐龍考察隊隊員合影。

億萬年前的恐龍化石能夠保存下來并被發(fā)現實屬不易,但被發(fā)現的恐龍化石卻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在退休后的這二十多年里董枝明最熱衷的就是恐龍化石的保護和利用。可以說在中國幾乎所有保存恐龍化石的博物館和地質公園都有董枝明的身影,而其中他最得意的就是祿豐世界恐龍谷。

二十年前,祿豐川街阿納村的羅家有隨他的父親在農田里刨到了一塊恐龍骨化石,董枝明立刻意識到這片土地的潛力,在他不懈奔波下終于促成了2008年祿豐世界恐龍谷的開園。當地政府還特地為從此經過的高速公路增加了一個恐龍山的出入口。如今這里已是云南旅游一道亮麗的風景,真正使恐龍化石成為21世紀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

\

2012年董枝明和Peter Dodson教授在祿豐世界恐龍谷。

\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資助出版的《亞洲恐龍》一書。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