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網(wǎng)訊(全媒體記者彭磊、通訊員成妍、李理)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15日,記者在潛江楊市辦事處黃腦村看到,一種“共享大棚”新模式讓當?shù)貎H剩的4戶貧困戶脫貧出列。
“共享大棚”指的是大棚及種植技術(shù)由村里提供,村民在支付租金后便可使用的合作模式。2015年,黃腦村籌資流轉(zhuǎn)35畝土地,通過平整疏挖后建起了26個蔬菜大棚,按照每年1000元標準向村民租賃。期間,承租方只需負責購買種子等農(nóng)資,其種植收益均為個人所有。
作為扶貧探索,這一模式受熱捧?!拔覀儍?yōu)先讓4戶貧困戶租了12個大棚,剩余的被村民一搶而空?!瘪v村扶貧工作組組長陳華說。譚美萍一家因?qū)W致貧,大兒子上大學(xué)每年學(xué)費、生活費就要3萬元,小女兒上小學(xué)。此前,家里3畝田種植黃豆、油菜,年收入不過3000多元。譚美萍承租2個大棚,并在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員的幫助下迅速掌握大棚蔬菜種植技術(shù),獲益頗豐。她算筆賬:一個大棚一季收入近5000元,一年種兩季,年收入近2萬元,是原來的6倍。譚美萍表示,“共享大棚”最大的好處是省去一筆建棚資金。目前,一個大棚的成本少則8000元,對貧困戶而言是筆大開銷。
村書記黃其勇說,提供“共享大棚”服務(wù),旨在減輕貧困戶如資金、土地等壓力,村里甚至免去貧困戶租金,只為幫助他們“扶一把、送一程”,“這4戶貧困戶目前全部出列。”他坦言,村里每年為這些大棚支付每畝800元流轉(zhuǎn)費,一個大棚每4年需要投入2000元換膜,租金只是填補部分建設(shè)維護支出。
記者了解到,該村大棚蔬菜暢銷江陵等周邊縣市,當?shù)卣媱澰俳?00個大棚,發(fā)展壯大這一特色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