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頂級專家在漢縱論新高考
2018-05-07 08:27:00 來源:荊楚網

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徐嘯寒

昨日,在武昌實驗中學主會場,來自浙江、上海、北京、山東等地知名高中的校長以及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和武大、武漢理工、華師一附中、武漢外校的專家學者一起,共同就新高考改革的特點、選課走班和選拔人才等方面展開研討。

新高考制度主要是科目改革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劉海峰教授認為,這次新高考改革主要就是科目改革。以前是文理分科,現(xiàn)在不分了。帶進新高考總分的三門選考科目,實際已經不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而是十足的高考科目。這是本次高考改革幅度最大,也是最為復雜的部分,無論是對高中教學計劃、學生選考科目、班級組合方式,還是對考試成績換算、高校不同專業(yè)對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的要求、不同科目地位的升降,都有重大的影響。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校長田樹林表示,此次新高考改革是從考試科目入手的,有別于以前從考試內容進行調整的改革。這一次高考改革從考試高考科目入手,這個改革貼近社會實際,貼近課程教學改革的實際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了考試的能力導向。

我省部分高中開始探索走班制

新高考選課,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走班制。其實,我省部分高中,已經開始在部分科目上探索走班制。“走班制教學勢在必行,選課走班將成為未來高考下的教學模式?!比A師一附中科研教學處主任余國表示,華師一附中是一所以改革著稱的學校,1984年學校將45分鐘的課堂縮短為 40分鐘,這樣每天上午增加了一節(jié)課。這節(jié)課用來干嘛?以走班制來開設校本選修課,從1984年到現(xiàn)在從來沒有間斷過。

2015年,華師一附中就出臺了《“走班制”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并決定在2015年秋季入學的新高一年級在經歷一個學期的適應性學習之后,從高一下學期開始實施“走班制”教學。該校的走班制,從單純的興趣選修課,擴大到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耙f走班制,沒有高考之前,我們就是‘5+1’或者‘8+1’的走班制?!蔽錆h外國語學校教科室主任吳小平認為,有選考科目就有選課走班,外校人對選課走班不陌生,開設的外語課程就是選課,選定了就不動,外語教學就是走班,非外語課的時候回行政班。外語課程“選課走班”,要考慮分類分層。

大學高中要就選考科目加強溝通

劉海峰介紹,在浙江上海先行先試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物理選修人數(shù)銳減的現(xiàn)象。大部分省市理工科和文理的招生,大概是6.5:3.5的比例,上海選物理科的人數(shù)占比不足20%。

引導學生合理選擇選考科目,不僅需要高中學校盡早開設生涯規(guī)劃課程,還需要高校在錄取時明確提出各專業(yè)的選考科目要求。但2015年,上海公布的上海本科院校一千多個專業(yè)對科目的要求里,不限制的有60%,全國非上海的高校在上海市招生的專業(yè)有7000多個,沒有要求的也差不多占到一半。浙江兩萬多個專業(yè)錄取時不限選科的占54%?!爸饕蚋咝南拗屏诉x考科目,特別是一科不符合就不能錄取,怕影響生源?!眲⒑7逭f。

武漢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張紹東認為,大學為什么會對選考科目比較敏感,這是基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大學關注人才培養(yǎng),實行分專業(yè)教育,比如說武漢大學120個專業(yè),粗略分一下,理工農醫(yī)類占到80%。如果把數(shù)學劃分成哲學領域,整個理工農醫(yī)的基礎學科是什么?70%是物理,剩下30%是生物。因為基本上所有的自然科學,一部分必須涉及到物理理論,一部分必須要用生物學原理來描述,所以大學里理工農醫(yī)的教育一定非??粗形锢?。這里面就產生一個矛盾,高考里物理很難拿分,但大學里面特別強調物理?!案咝:透咧校欢ㄒ趯W生選科和生涯規(guī)劃問題上加強溝通。”張紹東說。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