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讓過敏人群出門難 懸鈴木試用新藥減少“毛毛雨”
2018-05-08 08:27:00 來源:荊楚網

飄絮時,走在解放公園路上的行人不時需要遮掩口鼻 記者李永剛 攝

春天,人們在享受陽光綠蔭時,也不得不面對空中不時飄來的飛絮,這些飛絮一旦被人誤吸,則會讓人感到不適,甚至過敏。從上世紀起,武漢就在為減少飛絮而積極努力,但是飛絮依然會在春天“準時”到來。

飛絮為何難以治理?目前又有哪些新方法在實施?產生飛絮的行道樹能否更換?長江日報記者近日對此展開調查。

飛絮讓部分人群遭遇“出門難”

7日上午,江岸區(qū)臺北路,30歲的市民方舒出門乘坐公交車。6日的一場大雨讓武漢的空氣清新不少,但方舒的臉上依然掛著口罩,戴口罩的目的是擋住空中偶爾飛來的飛絮。方舒為過敏體質,飛絮一旦吸入,將會產生流鼻涕、打噴嚏等不適癥狀,因此每年春天是方舒最難熬的季節(jié)。

“既然春天的行道樹會產生飛絮,為什么不更換掉產生飛絮的樹木,方便市民出行呢?”方舒對此感到不解。

方舒的情況并非個例,搜索武漢城市留言板,從2017年4月留言板上線至今,多位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擾和希望換掉行道樹的建議。

懸鈴木的存在利大于弊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yè)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武漢市的行道樹以懸鈴木、樟樹為主,懸鈴木樹型優(yōu)美、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遮蔭面積大,與武漢市的氣候相適宜。武漢市種植懸鈴木已有幾十年的時間,這些樹木由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在炎熱的夏季,懸鈴木茂盛的枝丫和葉片重重疊疊形成大面積的樹蔭,可以為過往市民遮蔭納涼。此外,懸鈴木作為路邊行道樹,具有吸收有害氣體、抵抗煙塵、隔離噪音的功能。

春天,大地回暖萬物復蘇,休眠了一季的懸鈴木開始吐綠生長。這也是它開始釋放種子繁育的時節(jié)。樹冠層上一年形成的果球經過一整年的發(fā)育生長已經成熟,在晴好天氣條件下,開始炸裂脫落,其暗黃色的團狀果毛在風力作用下開始飄落。集中脫落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此外,在果毛脫落的同時,新生的雄花序也會散落一定量的花粉。這時行人會感受到空氣中有毛絮狀物體在飛舞,“飛絮”是它們在特定時間內的一種生態(tài)學習性。

據了解,“飛絮”會對過敏性體質人群和中老年人造成一定影響,出行時盡量做好防護措施,戴上口罩、太陽鏡等。

“懸鈴木的利處遠遠大于春天飄絮這一弊端,因此近年不會考慮移走這些懸鈴木?!毕嚓P負責人說。

新的生物藥劑正在試驗

為減少懸鈴木的果毛脫落,武漢市園林局綠化部門主要采取人工修剪果實這一舉措。但修剪工作較為繁瑣,需要聯合消防等多部門協調進行;同時因為懸鈴木長得較高,修剪需占用路面一段時間,將對交通造成壓力。出于這些因素考慮,武漢市園林綠化部門都是選擇適宜時機對懸鈴木進行修剪。

“5月份以后,懸鈴木果毛的飄落會逐漸減少?!蔽錆h市園林和林業(yè)局也在關注少果新品種懸鈴木的研發(fā)和引進,同時采用噴灑生物藥劑的方法,抑制懸鈴木毛球生長,以減少懸鈴木掉毛現象。

在上世紀,武漢曾對懸鈴木實施嫁接處理應對飛絮,但實施后發(fā)現,嫁接的樹木長勢一般,因此在后期沒有使用此種方法處理飛絮。“懸鈴散是一種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減少懸鈴木的毛絮,往往前一年3月噴灑,來年會得到一定成效?!笔袌@林與林業(yè)局工作人員表示,園林部門去年在青山區(qū)試點噴灑了懸鈴散,但受到氣候、季節(jié)的影響,效果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因此沒在全市推廣。今年3月,園林部門在江岸區(qū)又一次試點八條街道約4000棵懸鈴木,綠化部門表示如果試點的成效顯著,減少了懸鈴木果毛飄落,會全市推廣噴灑懸鈴散。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