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蘇丹丹 陶訓義
豎兩根“長辮”,穿行三鎮(zhèn)。有著60年歷史的電車,是江城一道風景線。
電車車寬體長,“掉辮”拋錨會影響交通運行。武漢公交集團電車公司的36名架線工,常年在55公里長、高約4.8米的空中線網(wǎng)上巡查、保養(yǎng)、帶電作業(yè),保障電車平穩(wěn)運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跟隨電車架線工,體驗他們的“空中作業(yè)”。
嚴寒酷暑,最是危險時
3月8日上午8:15,車家?guī)X武漢公交集團電車公司值班室。架線工馬長江、周國慶、李志剛戴好安全帽、穿上絕緣鞋和工作服,登上架空車,經(jīng)中北路、中南路、武珞路至閱馬場,調頭返回,全程90分鐘。
馬長江今年48歲,從事架線作業(yè)28年。多年工作,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車內,他目不轉睛盯著空中線網(wǎng),診斷著每一個細小故障。
行至武珞路大東門高架橋,前方一輛電1公交車辮子處閃起火花。“夾板可能歪了!”馬長江立刻停車,與同事一起登上升降機。
此時,氣溫不到8℃,高架橋上大風呼呼作響。馬長江一手搭著線網(wǎng),一手操作大錘、扳手,固定好夾板。
酷暑嚴寒時,最辛苦,也最危險。寒冬,線網(wǎng)上結下厚厚的冰凌,一不小心損壞線網(wǎng)會引發(fā)漏電;酷暑,線網(wǎng)滾燙難以觸摸,作業(yè)時身上的汗水也會導電,安全隱患極大。一年四季,架線工都會穿戴安全帽、尼龍手套、膠底鞋等全套防護裝備。
稍有不慎,可能被電“扎”
3月9日晚,記者再次隨馬長江班組體驗。
洪山廣場武漢鐵路局門口,中南路、民主路處兩個方向線網(wǎng)并成一條,并線處U型鐵脫落。馬長江等人立即更換嶄新的U型鐵。他介紹,并線時電車辮子敲打縫隙,會磨損線網(wǎng),使得并線處縫隙越來越大,引發(fā)故障,U型鐵起到固定和保護線網(wǎng)的作用。
記者登上升降機看到,電車線網(wǎng)正負極兩根線間距約70厘米,比雙肩略寬。馬長江站在正線一端,周國慶站在負線一端,兩人小心翼翼,有意識地保持一定距離。“電車線網(wǎng)使用600伏直流電,沒被電打過,不算架線工。我們作業(yè)時任何時候都只碰一根線,如果同時碰到兩根線,人體導電會引發(fā)生命危險。”馬長江介紹,即使防護措施十分齊全,作業(yè)時遇到雨水導電等情況,還是會輕微觸電,觸電時,人仿佛被針“扎”了一下。
據(jù)介紹,目前,武漢共有8條電車線路,268臺電車,日均運送乘客11萬人次。電車線網(wǎng)一旦出現(xiàn)故障,全市所有電車可能全部趴窩。架線工就像急救醫(yī)生,專業(yè)要強,出手要快。電車線網(wǎng)故障已從5年前月均12起,降到如今月均不到一起。“看到這個城市交通平穩(wěn)通暢,我們這些電車‘空中作業(yè)’人,為自己的這份堅守感到驕傲、幸福。”馬長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