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國
春暖花開,風和日麗,近來全國各地都進入踏青高峰,一些不文明行為也隨之發(fā)生。北京等一些城市的公園正在研究制定“游園黑名單”制度,對多次勸阻無效、破壞文物等行為惡劣的游客,采取一定的游園限制措施。(4月7日《北京青年報》)
為了遏制旅游不文明行為,文化和旅游部建立了“旅游黑名單”,有一些游客已經(jīng)被“拉黑”。2016年,《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暫行辦法》開始實施,被稱為首個地方版旅游“黑名單”制度。游客一旦納入“旅游不文明行為記錄”榜單,該信息將通報給旅行社、景區(qū)、飯店,不文明游客將遭到“限制購票參觀景區(qū)及博物館”等懲罰。
很多情況下,不講文明的人未必不知道什么是文明,只是因為不會得到什么懲戒,因此才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從“旅游黑名單”到“游園黑名單”,是從多個層面形成震懾制度,倒逼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為能有所收斂。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游園黑名單”只是說說而已,逛公園一般不需要身份信息,開放式公園又越來越多,想去就去、抬腳就進,這一制度難以推廣。因此,有關(guān)方面在介紹“游園黑名單”時,特別提到了計劃利用“人臉識別”等技術(shù)手段,讓“游園黑名單”發(fā)揮實實在在的作用。
隨著社會發(fā)展,文明已成為一種剛需。對不文明零容忍,不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形成了一種“全民效應(yīng)”。比如說,現(xiàn)在手機早已普及,遇到不文明行為隨時都有可能拍照上傳,極大地加劇了不文明行為的曝光率。技術(shù)進步,讓不文明者越來越渾身不自在,因小失大、得不償失。在文明需求與技術(shù)進步的雙重推動下,現(xiàn)代化社會將越來越?jīng)]有不文明行為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