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至7日,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在經歷2016年的空難后將首度來華,以5場“鐵血再燃”音樂會拉開2018年的巡演序幕,在華夏大地唱響重生戰(zhàn)歌。
紅旗歌舞團成立于1928年,前身為蘇聯紅軍歌舞團,二戰(zhàn)期間,該團創(chuàng)始人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其·亞歷山大羅夫創(chuàng)作的《神圣的戰(zhàn)爭》廣為流傳。紅旗歌舞團中的男聲合唱團也普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合唱團之一。作為俄羅斯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宏大的軍旅藝術團,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俄羅斯人,更成為無數中國人心中不滅的經典歌舞團。令人悲痛的是,2016年12月25日,64位團員在搭機飛往敘利亞途中遭遇空難,這也使得該團不得不取消2017年初來北京國家大劇院的演出。
得知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空難的消息后,國家大劇院第一時間向紅旗歌舞團發(fā)出唁電,并且承諾在未來的任何時候,都會熱切期待他們重返國家大劇院舞臺。2017年4月,這支堅強的團隊以鋼鐵般的意志不到半年的時間便告知國家劇院將再續(xù)前約。
談及中俄文化交流及國家大劇院與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的友誼時,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說:“中國人民對俄羅斯文化一直有著深厚的情節(jié),在我們父輩年輕時代的必讀書目中,一定會有《靜靜的頓河》《鋼鐵是怎樣練成的》,而此次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將帶來的《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曲目我們更是耳熟能詳?!?/p>
從1952年首次訪華算起,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此次已是第10次來華,同時也是2016年空難后的首次。副團長米哈伊勒·馬盧舍夫斯基詳細介紹了紅旗歌舞團的重組歷程和對外巡演經歷:“2017年1月和2月對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來說確實是十分困難的時期,因為2017年4月份我們在莫斯科就有重組后的首場演出,之后也要在東歐巡演,無論是準備工作還是彩排對我們來說都非常艱難。10月份我們又收到阿曼、以色列、斯洛文尼亞等多個國家的邀請,基本上每一次開票都會立即售罄。2018年的巡演我們選擇從中國開始,從去年12月份我們團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準備在國家大劇院的這5場演出?!?/p>
此次訪華演出,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將帶來共24支歌舞器樂表演。
其中,合唱團將再度唱響《不朽的傳奇》《神圣的戰(zhàn)爭》《出發(fā)》等高昂激揚的軍旅歌曲,帶來《神圣的貝加爾湖》《貨郎》《卡琳卡》等風情民歌以及《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沉淀著一代國人記憶的動聽旋律。
舞蹈團將帶來《哥薩克騎兵舞》《節(jié)日進行曲》《摩爾多瓦之舞》《俄羅斯民族舞蹈集錦》等極具本土特色的傳統(tǒng)舞蹈。
紅旗歌舞團樂隊除了為多支歌舞節(jié)目現場伴奏,還將專門帶來芭蕾舞劇《天鵝湖》選段“俄羅斯舞”的器樂表演,演員們將利用巴拉萊卡、巴揚琴等俄羅斯民間樂器,配合西洋管樂器奏出美妙動聽的天籟之聲。
(圖為新聞發(fā)布會現場。肖一攝)(人民日報中央廚房·N度生活工作室 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