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進前海南沿旁的一條胡同,一塊“北京冰刀王”的招牌映入眼簾。72歲的王建芝坐在店鋪門口的陽光里,正寫著“租冰鞋”的招牌,隨時準備為慕名而來的新老主顧磨冰刀。
從12歲跟著父親王保舜學磨冰刀算起,轉(zhuǎn)眼已過去60年。作為老北京有名的磨冰刀匠人,王保舜磨了70年刀,技藝精湛。年少時,王建芝給父親打下手,備磨石,遞冰鞋。父親的嚴厲,曾讓年少的王建芝有幾分抵觸?!八贿诶?,我就干脆不干咯?!卑胴E著背的王建芝咧開嘴笑著。
后來,有滑冰健將聽聞此處,千里迢迢趕來,請王保舜磨刀。當時,王建芝內(nèi)心受到觸動?!斑@么一來,不學也得學了”。
磨冰刀是份精細活兒,先磨平,后出溝。“這磨溝呢3年就學會了,磨平得5年”,王建芝說著,便拿起一雙冰鞋,半瞇著眼睛瞅著刀,評估冰刀的磨損程度,琢磨如何著手。
冰鞋的刀有里外兩個刃。磨冰刀前要先看里刃和外刃是不是一樣平,“要是里刃不虧,直接走溝就成了。”初學者怕摔,經(jīng)常用里刃接觸冰面,時間一長,里刃就比外刃淺,這時就得先用磨平的砂輪讓里外刃一般高,然后再用磨溝的砂輪在里外刃之間磨出一條溝來。這冰刀基本就磨好了。
圖:冰刀的里刃、外刃和溝。
磨刀挺費眼睛?!耙郧皼]有紗罩,戴眼鏡吧老讓沙子糊住,老換眼鏡也不成?!钡菫榱吮WC冰刀刃面的平整,眼神必須緊跟著冰刀走,不然就磨壞了,“所以得耷拉著眼皮,不然沙子全濺到眼睛里。”
刀磨得好不好,首先得看刀好不好。刀品好,能磨出火花來。其次,得看技術(shù)。磨好的冰刀,既能夠吃住冰面,不容易側(cè)滑,又能夠保證必要的滑動速度。對于這一點,記者在旁邊什剎海冰場里隨機走訪發(fā)現(xiàn),很多業(yè)余愛好者并不知情。
圖:打磨冰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溜冰不再是冬季運動的唯一主流選擇。對于眾多的只想嘗新鮮的游客而言,租鞋更加劃算。磨冰刀的需求不如以前。不過,現(xiàn)如今又逐漸有越來越多的退休老人帶著孫輩走上冰場。老人磨冰刀的小店門前雖不如早數(shù)十年間熱鬧,但也在逐步回暖。節(jié)假日忙起來的時候,老人還會讓當廚師的小兒子來幫忙。
1988年,幾個在北京城的滑冰愛好者,特地制作了一塊上書“冰刀王”三個大字的寬幅銅匾,贈給了王保舜,既暗含其姓氏,又夸贊其技藝。王建芝和弟弟2012年接過牌匾。如今,他期望著下一輩能將這技藝傳承下去。
圖:印有“冰刀王”三個大字的寬幅銅匾。
王建芝老人笑著說:“磨刀的技術(shù)反正已經(jīng)傳給我兒子了,他愛干不干就是他的事兒了?!?/p>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N度生活工作室 申智林 安藍玉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