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沉睡”:職能部門別只“努努嘴、攤攤手”
2018-06-24 10:03:00 來源: 廣州日報

6月21日《工人日報》報道了重慶市社??ǚ罩行?000多張社??o人認領,這些人多是外來工、畢業(yè)生等,因聯系方式和地址變更,導致新卡無法送達。這些無法聯系到的人員在有就醫(yī)、繳費等需求時才想起來領取卡片。

“沉睡”的社??ㄔ诙嗟囟加邪l(fā)生,無法聯系到辦卡人,形成既成的“失聯”,后續(xù)社??ǖ摹皢拘选敝穼惓FD難,往往是社保部門搭上不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后,效果依舊不甚理想。

與此類似,社會公共服務領域也存在著不少說難不難、卻困擾相關職能部門多年、令公眾格外鬧心的“瓶頸問題”。拿申辦護照等出入境證件來說,自今年5月1日起,全國實行“只跑一次”制度,其中優(yōu)化辦理證照流程、“綠色通道”辦證、縮短異地辦證時間、網上預約、免費寄送等,都是亮點,也解決了該項服務昔日的痛點。此外,多地的簡政放權工作卓有成效,很多存在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不同程度解決,比如企業(yè)退休人員養(yǎng)老金領取資格認證可通過視頻、刷臉等多種便捷方式進行,大量讓百姓深感苦惱的“證明”被取消等,這些問題此前大多是媒體報道的“??汀?。

如今看來,社會公共服務領域的類似“老大難”問題并非無解,現實的尷尬和難點也不該成為“解決不了”的借口和托詞。職能部門理應想在前面、做在前面,遇到現實難題多從自身找原因,主動擔責全力求解,而非向公眾“努努嘴、攤攤手”后依舊照走老路,擺出一副“存在現實困難,該做的已經做了”的架勢。

全國統(tǒng)一的社會保障卡發(fā)放數量已達8億張,覆蓋60%人口,其承載的相關功能也日益增加。確保其順利發(fā)放和有序使用、化解社??ā俺了钡膶擂危钱斚乱粋€棘手的問題。與其被動地等待主人認領,不如相關部門主動將工作做在前面,下好“先手棋”。操作層面,既要加強宣傳與普及,也要嘗試與戶籍部門實現信息聯動與共享,充分運用行政資源和現代科技,全力為社??ò踩?、順利抵達持卡人保駕護航。

優(yōu)化服務沒有終點,服務質量和水平也“只有更好沒有最好”。時下我們總提到打通基層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但在很多時候卻忽視了前面更漫長的、需要踏實經營和堅守的那段路——進一步將服務下沉、細化,將看似不起眼的、卻影響到百姓體驗的環(huán)節(jié)做足做好。這需要職能部門時刻不把自己當“外人”,甚至還得主動“大包大攬”,在服務過程中少一點墨守成規(guī)和被動等待,多一些創(chuàng)新意識和主動意識。明白了這個道理,當大量社??ā俺了睂擂螘r,大概就不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公眾及時領回并妥善保存了。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