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訪談】解讀《資本論》:“工人階級的圣經”——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顧海良做客本網訪談
解讀《資本論》(二)
解決人類經濟思想發(fā)展中的難題
顧海良:馬克思要回答的是資本主義時代發(fā)展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資本主義發(fā)展有它自身不可回避的矛盾。1825年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特有的經濟危機,就是生產相對過剩。1825年以后,幾乎每過十年就爆發(fā)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特別是經濟危機爆發(fā)以后,社會的主要矛盾就由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主要矛盾轉變?yōu)橘Y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矛盾。
興起的工人運動需要自己的理論,但是當時沒有正確的科學的理論指導。當時在工人運動中流行的理論主要是三種:
第一種是工人運動自發(fā)的一些理論。
第二種是空想社會主義。
第三種是工人運動中的其他一些理論。
資產階級在發(fā)展中有了亞當·斯密、有了大衛(wèi)·李嘉圖等,他們的理論的謬誤已經被資本主義經濟現(xiàn)實發(fā)展所破碎。
馬克思看到了這些挑戰(zhàn),一方面要為無產階級寫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著作。另一方面,也要解決人類經濟思想發(fā)展中的難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所講,馬克思的思想、馬克思的理論,我們把它概括成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開放的理論,這“四個理論”的定義是對馬克思主義整體來說,用到《資本論》上同樣也是適用的。
責編: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