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 勤字當頭 舒安街官山村吳后勝脫貧記
2018-12-09 17:56:00 來源: 漢網

長江網訊(通訊員 唐曉瑜)臨近年末,江夏區(qū)舒安街官山村村民吳后勝算了算一家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高興地說:“有黨的好政策,生活有了指望”。

舒安街地處武漢市江夏區(qū)革命老區(qū),官山村是舒安街12個重點貧困村之一。村民吳后勝現年38歲,右手前手臂斷殘,不能干重活,一家五口僅靠吳后勝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極度艱難。2016年,吳后勝被納入官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自精準扶貧以來,高新區(qū)駐村工作隊盡心盡責盡全力,始終將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幫助貧困戶解決困難,確保扶貧工作取得實效。他們以村為家,把幫扶工作落在實處、落在細處。除了整理扶貧資料、工作臺賬,就是在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幫助做農活,還積極與企業(yè)對接,謀劃扶貧項目,聯系農產品銷路,受到了貧困戶的一致好評。

深挖窮根,找準脫貧難點

在日常走訪中,駐村工作隊發(fā)現吳后勝一家“非同平凡”。吳后勝雖然右手有殘疾,不能干重活,但只要一有機會,他就會外出打工。他們家境雖然不好,但總是收拾的干干凈凈;他雖然也去領補助,但不似其他的鄉(xiāng)親,總是面帶愁容。

通過“拉家?!?、“交朋友”、“干農活”,吳后勝慢慢向駐村隊員敞開了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困苦。他說“想想我也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不能靠自己養(yǎng)家,要戴著“喪失勞動能力”和“貧困戶”的帽子,靠政府救助過活,真是憋屈!”。這話也深深的打到駐村隊員的心坎上,高新區(qū)選派他們,來到江夏偏遠山村,不就是要他們肩負使命,帶領吳后勝這樣身殘志堅,不甘貧窮的鄉(xiāng)親脫貧致富么?!從此,“找準脫貧難點,幫扶吳后勝”脫貧成為駐村隊員心頭的一件大事。

高新區(qū)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對吳后勝全家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分析吳后勝脫貧的優(yōu)勢、劣勢、機會與挑戰(zhàn)。當前吳后勝全家有斗志是優(yōu)勢;“精準扶貧系列政策保障”是機會,以“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為基本方略,國家、省、市在就醫(yī)、就學、就業(yè)、救助等方面出臺系列政策,前所未有的“靶向治貧”,在當前的政策利好下,吳后勝全家脫貧不是問題;缺資金、缺技術是劣勢,孩子上學是負擔,想脫貧沒資金、沒門路,是吳后勝脫貧的難點,找準方向,不靠政府靠自己是挑戰(zhàn)。

  了解情況后,高新區(qū)駐村工作隊不斷的給吳后勝打氣鼓勁,宣傳和解讀精準扶貧的各項政策,同時,也給他講了一些身有殘疾卻事業(yè)有成的事例,增強他脫貧致富的信心。


精準發(fā)力,找準脫貧致富路

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謀劃,為吳后勝全家“量身定制”了一套脫貧方案。

駐村工作隊先從孩子的教育問題著手。這是吳后勝心中最大的牽掛,他深知“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把孩子教育成才,是全家最大的希望。駐村工作隊先為他的兩個小孩落實了助學扶智政策?,F在兩個小孩上學不僅不交學費,政府還給生活補助。孩子上學再也沒負擔了,這讓吳后勝心里的重擔算是放下了一大半,對脫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官山村扶貧項目喜洋洋養(yǎng)殖場發(fā)展勢頭較好,更讓吳后勝看到了脫貧的門路。官山村的喜洋洋養(yǎng)殖場,全年能生產1350只羔羊,每只成羊銷售利潤500元,全年總利潤有60萬。吳后勝想,自己家里也一直在養(yǎng)鴨,雖然規(guī)模小,但也是熟悉的行當,有經驗,風險小,可以一試。吳后勝就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提出這個想法,駐村工作隊當即就表態(tài)支持,著手實施。

再好的路子,沒有資金,都是空談,吳后勝近年都是勉強維持,無半點積蓄,購買鴨苗的錢從哪兒來,成為一個老大難問題。在駐村工作隊的協助下,吳后勝貸款2萬元,購買了500只鴨苗。不僅如此,駐村工作隊多次帶他到外地養(yǎng)鴨大戶學習實用技術,從此吳后勝就走上了養(yǎng)殖脫貧之路。

養(yǎng)鴨就是一個“勤”字,吳后勝每天都要進鴨棚轉幾圈,察看鴨子的精神狀態(tài)和糞便顏色。在他的精心養(yǎng)殖下,肉鴨一只只膘肥體壯,每只成鴨4斤以上,成活率99%以上。

鴨子長成后,高新區(qū)駐村工作隊又聯系東湖高新奧山集團等單位幫其銷售,臨近年末,吳后勝算了算加上田地收入,其一家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有黨的好政策,生活有了指望”,吳后勝高興地說。

責編:朱德華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