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擠眉弄眼、發(fā)出怪聲,10歲男孩總被請家長!專家:不是調皮,而是“抽動障礙”
2024-10-28 19:49:00 來源:極目新聞

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高琛琛

通訊員 張祖國

10歲男孩上課時總是搖頭晃腦、擠眉弄眼、發(fā)出怪叫聲。原來,這不是娃調皮搗蛋,而是患上了抽動障礙。每年10月30日是“抽動障礙關愛日”,為了喚起社會對抽動障礙患兒的關注與關愛,10月27日,武漢兒童醫(yī)院舉辦抽動障礙關愛日科普講座及義診。

專家表示,我國有近1000萬兒童抽動障礙患兒,他們容易被誤診,也容易被周圍人誤解,需要家長、老師的理解和陪伴,越是嚴厲管教、嚴格糾正,反倒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

擠眉弄眼、上課坐不住

男孩就診三年后才確診

10歲男孩樂樂(化名)讓爸媽很頭疼,自從上小學后,他經常因在學?!罢{皮”被老師請家長。原來,樂樂在課堂上注意力難集中,總是搖頭晃腦、擠眉弄眼、左顧右盼,還發(fā)出像鳥叫一樣的怪聲。幾次測驗,他的成績在班上墊底。為此,樂樂挨了不少批評,但也沒啥效果。

孩子的媽媽說,夫妻倆帶娃跑了多家醫(yī)院,掛過兒童耳鼻咽喉科、眼科、呼吸內科,排查了一系列疾病,但樂樂搖頭晃腦、擠眉弄眼、發(fā)出怪叫聲的問題一直沒能解決。這三年來,她和丈夫焦慮不已。

去年,武漢兒童醫(yī)院副院長、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劉智勝教授接診后,經過專業(yè)檢查及評估,確診樂樂是抽動障礙合并多動癥。該病導致了樂樂一系列的異常行為,進而影響了學習,而家長的焦慮情緒也會傳導給孩子,雙向“惡性循環(huán)”。

好在樂樂及時治療,近一年來的情況改善明顯。10月27日,媽媽帶他到抽動障礙關愛日義診現場。樂樂開心地表示,自己的學習成績也進步了不少。

“抽動障礙又稱‘抽動癥’,是起病于兒童時期的神經發(fā)育障礙性疾病?!眲⒅莿俳榻B,該病有“運動抽動”和“發(fā)聲抽動”兩種表現,前者早期的常見癥狀包括眨眼、擠眉、動鼻、噘嘴等面部肌肉抽動,繼而出現搖頭、扭頸、聳肩、四肢抽動等,嚴重者全身抽動;而后者會不自主地發(fā)出異常聲音,如清喉聲、干咳聲等,還有少數患兒會不由自主地說臟話,“這些癥狀可起伏波動,反復交替出現?!?/p>

近年來,抽動癥患兒有增多的趨勢,多見于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以5至10歲最為多見,男孩多于女孩。

每10個孩子中有1人患病

專家呼吁讓孩子們“慢慢來”

劉智勝介紹,抽動障礙患病率為2.5%,按照目前我國20%以上人群處于18歲以下年齡段來估算,兒童抽動障礙患者人數近1000萬,幾乎每10個孩子中就有1個抽動障礙患者。

在10月27日的活動現場,多位患兒家長提問咨詢。一位媽媽說,她的兒子被確診為抽動障礙,目前正在積極治療,但她非常擔心疾病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fā)育。劉智勝教授解釋,抽動障礙一般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但可共患一種或多種心理行為障礙,如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睡眠障礙、焦慮/抑郁障礙等,導致注意力下降,影響學習等,需盡早干預治療。

還有的家長擔心,孩子得了抽動癥,會跟隨娃一輩子嗎?中國抽動障礙協作組秘書長、武漢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主任孫丹教授表示,通過積極的干預、治療,約半數以上的患兒到18歲后抽動癥狀可能消失;部分患兒還可能延續(xù)至成年,但只要抽動癥狀輕微,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家長無需太在意。

現場,武漢兒童醫(y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yī)師盧青、黃勝分別以《為什么我家小孩會得抽動癥,能治好嗎?》《家庭護理和教育怎么做?我們手把手教您》為主題,為家長們帶來“干貨滿滿”的科普內容。

2023年6月1日,由劉智勝主編、十余位權威專家編寫的兒童抽動障礙科普書《孩子,我們慢慢來——抽動障礙兒童家長必讀》與讀者見面。該書以問答的形式、通俗易懂的寫法,解答大眾最關心的話題。

“治療抽動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僅需要醫(yī)生,還需要學校、家庭的關注和支持,更需要孩子的參與和配合?!眲⒅莿僬f,希望全社會聯手為抽動障礙患兒營造寬松的成長氛圍,讓他們能“慢慢來”。

(本文圖片由通訊員張祖國攝)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