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這位英國媽媽所說,她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差點因為別人的吻就死掉了。
因為小布魯克剛剛滿月,最近有好多親朋好友過來看她,大家都爭相恐后地抱她、親她,結果就被染上了皰疹病毒,盡管當時來的人身上并沒有顯現出來。
當晚,媽媽給小布魯克喂奶時發(fā)現,孩子的嘴唇已經腫脹,還起了幾個唇皰疹,她立即意識到要帶孩子去醫(yī)院!
到了醫(yī)院后,布魯克唇邊已經長滿了皰疹,醫(yī)生立即給孩子做了檢查,包括大腦和肝臟。還好送來的及時,不然皰疹會很快擴散,嚴重者會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醫(yī)生稱,新生兒的特殊生理情況決定了,一些細菌對于成人來說不會致病,但卻容易讓新生兒引起嚴重疾病,甚至死亡。“面部危險三角區(qū)以及眼睛,最好不要親吻。”
國內也曾有過類似事件的發(fā)生。
曾有一位名為“張思萊醫(yī)師”的網友發(fā)出這樣一條微博:我曾經治療過一個新生兒因“金葡”(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敗血癥后死亡的病例。這個新生兒是三代單傳的獨生子,家里的老人高興得合不攏嘴,每天爺爺都要抱著孩子不停地親吻。孩子住院細菌培養(yǎng)結果出來后,在追問病史時,母親含著淚告訴我,孩子的爺爺下巴長了一個小小的膿包。孩子死后全家捶胸頓足哭泣,可是已經晚了。
這條微博發(fā)出后,就引起了廣大博友的關注。就連明星馬伊琍也轉發(fā)了這條博文,并說她以前也知道國外有新生兒被母親吻后感染皰疹病毒死亡的病例。
于是一些年輕家長產生了恐慌感,不敢讓孩子靠近年長者。
一項調查顯示,八成老人都喜歡親吻孩子。
“自家的孩子,喜歡才親的,有什么不可以的啊?”
“以前生兒女的時候,不是隨便親親也沒出問題嘛。”
“孩子不能這么嬌貴,我們不就年紀大點嘛,哪有那么多細菌?”老人們還說,每次在抱小孫女之前,都會洗手。
對于“盡量不要隨便親吻孩子”的建議,老人們都表現出不滿,“那樣的情況,發(fā)生的概率實在太低了。”其實除了爺爺奶奶輩,孩子的父母也喜歡親吻寶寶,且偶爾會在沒有洗手、洗臉的情況下親吻。
愛美的媽媽們,總免不了濃妝淡抹。而化妝品不少都含有鉛、汞或其他化學物質,如果媽媽不卸妝就親吻寶寶,或讓寶寶親吻媽媽,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進入寶寶體內,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慢性鉛中毒等病癥。美國就曾報道過嬰兒因與母親臉貼臉,寶寶誤舔食了母親臉上的粉脂,而發(fā)生鉛中毒的病例。
媽媽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現米粒大小的水皰,幾個或十幾個連在一片,并且伴有發(fā)熱或局部淋巴結腫大,就應警惕是否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因為上述癥狀正是“單純皰疹病毒”局部病毒感染的典型表現。
“單純皰疹病毒”可通過親吻等方式傳播,對成人危害并不十分嚴重,卻可能對嬰兒致命,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易發(fā)年齡在1~4歲,以出生后第二年為發(fā)病高峰。
一些老人習慣將食物咀嚼后再喂給嬰幼兒,認為這樣更易消化。事實上,老人通?;加醒例l炎等口腔疾病,或者腸胃有問題,這些病癥都會產生相應的病菌存留在口腔內。如果孩子吃老人咀嚼過的食物,可能感染上這些病菌。
拉肚子雖然是腸道傳染病,但致病的細菌是通過口腔進入腸道的,因此,帶菌者的口腔也是傳染源。媽媽親吻寶寶,或者給寶寶喂飯前,用舌頭嘗冷熱等動作,都可能增加寶寶得痢疾的機率。
媽媽一旦發(fā)現自己身上出現星星點點的皮疹,就應警惕是否是麻疹發(fā)作。因為許多年輕媽媽小時候沒有得過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發(fā)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傳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能通過口腔飛沫傳播。
而兒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尤以l~5歲小兒發(fā)病率最高,母子間的親吻很容易傳染此病。
為孩子健康,習慣需改變,接觸孩子需注意三點:
1、最好不要親吻出生不久的孩子,如果一定要親吻,親額頭和面頰比嘴對嘴親吻好。
2、不要讓過多親戚朋友來探視孩子,特別是有傳染性疾病的親友。
3、如果懷疑自己有感冒等傳染病,但又必須接觸孩子,最好帶上口罩。
來源:教子有方、現代快報
表達愛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了孩子的健康,還是要注意習慣!警惕到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