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湖北高中生提前保送進清華,竟是因成功解剖鯽魚?!
2018-08-23 20:20:00 來源:荊楚網(wǎng)

近日,小伙伴們的微博和票圈被

一!條!鯽!魚!

刷屏了

原因是,網(wǎng)傳全國有50名高中生

因為成功解剖鯽魚

拿到保送資格

提前敲開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大門

在這50人名單里

就有咱們湖北的學霸

看到這消息

網(wǎng)友不淡定了

但他們真的是因為

成功解剖一條鯽魚

就被保送清華大學?

他們獲得

保送清華北大資格是真事

8月16~17日,第27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在長沙舉行。來自29個省、市、自治區(qū)的30支代表隊共240位選手參加比賽,最終賽事產(chǎn)生了72枚金牌,72枚銀牌以及96枚銅牌。

湖北代表隊4名選手摘得金牌,其中華師一附中學生楊學思,沙市中學學生馬小凱位居金牌榜前50名,順利入選國家集訓隊并獲免試保送進入北大清華資格。

武漢二中學生陳冠賢在此次競賽中獲得一枚金牌,位列排名榜第58位,雖未能入選國家集訓隊,但北京大學給出了校線降分60分錄取的優(yōu)錄政策。

但因解剖鯽魚就被保送是假

華師一附中生物競賽教練李小明直言,解剖鯽魚的分值僅占實驗部分分值較少,嚴謹權(quán)威的科學賽事并不適合這樣的“炒作”。

從2008年起,全國中學生生物學競賽決賽的考試方法正式與國際中學生生物學奧林匹克競賽接軌,即第一天考理論,時間為2.5小時;第二天考植物、動物、生化、細胞遺傳等4個實驗,每個實驗1.5小時,選手除了交換場地和半小時午餐,要進行6小時實驗。

理論和實驗操作兩部分,各占50%的分值。

而實驗操作部分又分為植物生物學、動物生物學、細胞遺傳、分子和生化四個部分,每個部分各占分值25%。

解剖鯽魚所占實驗部分的分值最多只有十分之一。

武漢二中生物競賽教練崔爽清介紹,“此次全國生物學競賽與往年有很大不同,題目設(shè)計上也有很多創(chuàng)新?!币詣游飳W實驗為例,往年解剖的主要是無脊椎動物,如:蝗蟲、蚯蚓、福壽螺等,都“不見血”,但今年卻要解剖脊椎動物——一條鯽魚,對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進行觀察并取出鯽魚特定部位的骨骼,這有些出人意料。

他們,是解剖了一條鯽魚

但選手們不是因為這

就被保送清華北大

他們背后要付出很多心血

所以

打算靠殺魚被保送的網(wǎng)友們

可以歇歇啦

努力!

才是通往夢想的唯一捷徑!

  • 為你推薦
  • 公益播報
  • 公益匯
  • 進社區(qū)

熱點推薦

即時新聞

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