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10年改變?nèi)藗兩罘绞?,“雙11”也從一個電商造的節(jié)變成了全民的狂歡節(jié)、各路商家的促銷節(jié)。圖為漢街的商家線下促銷活動吸引了眾多顧客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通訊員劉兆陽 攝
武漢人買買買排全國第七
今年是第十個“雙11”。從買便宜、清庫存到五折風暴,再到買賣全球一體化,與國際大牌接軌,跨境消費成潮流;人們不再盯著電腦苦熬,拿著手機逛遍線上線下,吃喝玩樂全場景覆蓋到位;快遞不再爆倉,機器人分揀,最快分鐘級送達,刷臉取件……“雙11”也從一個電商造的節(jié)變成了全球的狂歡節(jié)、各路商家的“奧運會”,10年,不長不短,正好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長江日報記者找到幾名“雙11”一線親歷者,在他們口中,有著別樣的“狂歡”。
起源
“從5200萬到1682億
什么都可能發(fā)生”
天貓海外總經(jīng)理胡瑜玲,花名“冷月”,“雙11”起頭人之一。她回憶,2009年的一個炎熱下午,在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CEO張勇(時任CFO首席財務官)辦公室里,大家討論能辦點什么有意思的活動,刺激一下下半年銷量。突然有人提議,反正光棍節(jié)沒事干,要是那天搞個活動,買買東西,給暗戀對象送個禮物,說不定馬上就能“脫單”了。“我當時負責品牌宣傳,覺得這個主意好,在11月11日這天全場五折全國包郵,第一次的‘雙11’活動就這么定了下來。”
但第一年的“雙11”遇到很大困難。胡瑜玲說,他們找了好多品牌,一聽都不樂意,嫌這個活動太low(低端)了。于是,2009年的“雙11”只有27個品牌參加。“雙11”那天最終賣出了5200萬元,我們才意識到,這件事能這么瘋狂。”
第二年,張勇跟胡瑜玲說,“你來開個盤口,讓大家競猜‘雙11’的最終成交額,誰猜中了送日本雙人游。”當時最大膽的人也只敢猜個1.5億元。然而第二年的成交額是9.36億元,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2015年天貓“雙11”的成交額達到912.17億元。
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零售商Costco在2014年第一次參加“雙11”活動時,完全不能理解我們?yōu)槭裁捶磸投谒麄?ldquo;多備貨”。
“結果沒到‘雙11’,在預售環(huán)節(jié)他們的貨就賣斷了?,F(xiàn)在的‘雙11’成了世界最大的購物狂歡節(jié),更是最大的商業(yè)‘超級工程’,代表最廣泛的全球化共振。因為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什么不可能的,一切都有機會發(fā)生。”胡瑜玲說。
物流
從人拉拖車分揀到機器人揀貨
2014年的”雙11”,90后李希迎進入物流業(yè)。那一年,物流滯后的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李希迎回憶,以前都是人工分揀,工作人員手持訂單,拉著拖車來回跑,把一件件商品放進快遞箱,一天下來要走10公里以上。
2015年,菜鳥網(wǎng)絡籌建首個全自動化流水線倉庫。工作人員不用再拉著拖車在倉庫里來回跑,只需負責若干品類的貨架,在特定小區(qū)域走動??爝f箱會根據(jù)算法,自動沿流水線抵達需要揀貨的位置。不過自動流水線系統(tǒng)缺乏彈性,哪怕只處理一個包裹,也要把幾千米的流水線打開,成本很高,不利于全行業(yè)普及。
2016年9月,李希迎加入北領科技,專門提供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李希迎的工作是與菜鳥對接,一起打造一個更加靈活的自動化倉庫,用機器人替代流水線工作。
這些藍色的機器人就跟掃地機一般大小,可頂升的重量超過500公斤,還能自動充電。李希迎測算過,一個傳統(tǒng)倉揀貨員,在7個半小時內(nèi)要行走 27924 步,揀貨 1500 件,接近極限。而搭配機器人后,揀貨員同時段僅走2563步,揀貨能達3000件。
如今,包裹到達的速度越來越快,從次日達、當日達,已升級到分鐘級。
技術
服務器泡在
堪比茅臺價的液體里工作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yōu)酷COO兼CTO莊卓然,2009年第一個“雙11”,他當時管技術。
“2010年,有消費者反映,‘雙11’出現(xiàn)商家把價格提高后再打折的‘假優(yōu)惠’現(xiàn)象。2011年我們通過數(shù)據(jù)和算法來規(guī)范商家的價格體系。記得那年天貓準備了20多個系統(tǒng)預案,結果,就在離活動開始還有不到半小時,優(yōu)惠計算的這一塊系統(tǒng)就出問題了。突然間旺旺群里就像爆炸一樣,有人開始喊價格錯了,說商家的價格被設成0.1折了。氣氛非常緊張。好在我們很快就把問題搞定了。在那一年的慶功會上,我跟同事抱頭痛哭。”
2012年,無論是技術系統(tǒng)的建設,還是方案都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2013年“雙11”是消費者體驗做得最好的一年;2014年,手機成為主戰(zhàn)場,結果他又熬了通宵。
今年,集結大量服務器的阿里數(shù)據(jù)中心再度升級。數(shù)據(jù)中心最怕兩件事:一是沒電,二是太熱。今年數(shù)據(jù)中心首次啟用了液冷服務機群,將服務器泡在液體里工作。特殊液體完全絕緣、無腐蝕性,單位體積價格堪比茅臺、五糧液。
消費者
以前沖動買便宜
現(xiàn)在對品質(zhì)要求越來越高
臨近“雙11”這幾天,“80后辣媽”程晨再也不會像前幾年那樣狂熱了。
2008年,剛工作沒幾年,她迷上了網(wǎng)購。遇上第一個“雙11”的時候,她的購物車里全是便宜的衣服、鞋子,沒用過的但是看起來不錯的化妝品……一個月的工資就花光了。但到手后,好多衣服、鞋子不合適,有的尺碼不對,穿上效果不好,當時還不能無理由退貨?;旧希^一兩年的“雙11”,她就是在瘋狂買便宜和使勁后悔中度過的。
頭幾年,為了秒殺、搶便宜,她晚上定好了鬧鐘,提前10分鐘從床上爬起來,盯著電腦狂買。一遇到買的人多了,還經(jīng)常卡殼,支付不成功,等頁面緩過勁來,好東西全沒了,氣個半死。
后來,平臺也多了,還能用手機下單了。她開始貨比三家,學會囤貨。她說:“前幾年,討論得最多的就是‘雙11’買什么。從國內(nèi)的品牌到全球的好東西,網(wǎng)紅爆款基本都了然于心。這幾年,大家越來越理性,對品牌、品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雙11’一般會買平時收藏好的‘剛需’,價格是漲是跌一清二楚,哪些是舊款,哪些是新款,功課早就做好了。”
還有,更大的變化是,“雙11”拿著手機往線下逛,點個外賣、做個頭發(fā),都可以打通來用了,“雙11”真不用再熬夜了。
(長江日報記者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