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4月11日訊(記者王謙 通訊員肖暢 田立平) 記者從武漢地產集團獲悉,長江主軸右岸大道工程,4.16公里馬拉松賽段已率先完工,11日上午,記者現場探訪,看到漆黑平整的雙向六車道嶄新亮相,人行道鋪裝全為透水磚,路邊風景設計亮點紛呈。
長江主軸右岸大道工程北起二七長江大橋、南至張之洞路,全長11.38公里。其中漢馬段起點為彭劉楊西路路口,止點為新河路路口,全長4.16公里,新河路至新生路段為折返線路。右岸大道漢馬段于2018年8月開工建設,原計劃今年8月完工,為確保漢馬正常開跑,提前到4月10日完工。
全線:人行道全面使用透水鋪裝,道路為大樹讓道定制樹穴
走在右岸大道人行道上,放眼望去干凈美觀、層次分明,人行道上擺放著現代典雅的花箱和果皮箱,路面鋪設的是灰白相間的硅砂透水磚。
“這是武漢市首條大規(guī)模采用海綿理念建設的城市道路主干路。” 武漢地產集團右岸大道項目經理周瑞峰說,全線人行道以及各節(jié)點公園均采用硅砂透水磚鋪裝,雨水通過步磚及透水基層匯入滲管,再直接排入雨水口,實現下雨天不積水,步行不濕鞋。在武車路以北正在建成的道路綠化中分帶,將設置下凹式海綿綠地,收集的雨水在滿足植被灌溉的需要后,也能通過溢流口排入雨水系統(tǒng)。
項目建設一直強調生態(tài)保護優(yōu)化。在中華路到民主路之間有一批上世紀60年代種植、胸徑在80厘米以上的大法桐。周瑞峰介紹,這些大法桐按照規(guī)劃都是要遷移的,但考慮到樹齡較大,移栽以后難以存活,項目建設方為此調整了道路線形,保留了這一片大法桐,也保留了老武昌的城市記憶。
道路改造后,由于保留的樹木不能滿足道路整體線形,建設者還給每一棵樹木配備了獨特的樹穴箅子,形狀、開口位置結合每棵樹的情況量身定做,還采用了小料石、卵石及弧形定制樹緣石等7種工藝做法,滿足道路使用功能的同時,也給樹木留下足夠生長空間。
紡織廣場:五彩花帶扮靚人行道,站石印刻“右岸”篆體字樣
在右岸大道驅車前行,原有的雙向四車道已拓寬為雙向六車道,整個道路寬闊明朗,簡潔的深灰色路燈整齊矗立在道路兩側,雜亂的架空線和市政箱柜已不見蹤影,一條迎賓景觀大道徐徐展開。
據悉,右岸大道全線以法桐為行道樹,根據景觀、人文資源與功能需求,將全線最終形成“三道九園十八境”的景觀結構。在右岸大道前進路路口人行道,由色彩斑斕的花卉裝扮而成的一條約200米長的花帶十分吸睛。
周瑞峰介紹,前進路路口這里是“九園”中的紡織廣場,主要種植的是柞木和黑松,結合紡織公園的主題雕塑,施工采用大尺度彩色花帶,展示了“五彩繪軍運,匠織新時代”的主題特色。
在紡織公園人行道漫步,記者發(fā)現每隔幾步路就會出現一塊刻有篆體“右岸”字樣的花崗巖站石,顯得古樸有韻味。周瑞峰說,右岸大道強調一種城市記憶,每一種材料在實施前都經過了反復比選,在石材上篆刻“右岸”篆體字樣,這個字在今后幾十年都會保留下來,以后游客重游時也能回想這條道路的歷史。
漢陽門公園:設置多層次活動平臺,呈現多樣人文記憶
隨后,記者來到右岸大道最大的景觀節(jié)點——漢陽門公園,曾經茂盛的公園植被修剪一新,樹木去繁修簡,公園內光線效果更好,整體看上去通透大氣。公園內根據地勢條件設置了多層次的活動平臺,布置了廊架和座凳,市民有了更多的活動空間。
武漢地產集團相關設計負責人涂開智介紹,漢陽門公園定位為流金歲月的橋頭主題公園,分為A、B、C三個主題區(qū)塊。A區(qū)和B區(qū)在橋北,通過民主路聯接戶部巷,游客較多因此開拓的活動空間較大,地面鋪裝中鑲嵌了銅版地雕,依次呈現老武昌九門的繁盛景象。
C區(qū)在橋南,因為陽光好,成為了老人們休閑、娛樂的集中地,該區(qū)使用銹蝕鋼板展示墻,記載了第一套大橋紀念章、郵票、1962年第三套人民幣、2013年入選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等歷史記憶,展現了長江大橋61年光輝歷程。之后,這里還將豎立一座3米多高的名為《太極》的銅雕塑,展現國粹傳統(tǒng),呼應江水文化。
據了解,右岸大道馬拉松賽段完工后,非漢馬賽段部分——二七長江大橋至新河路段約6.7公里道路將力爭于4月底完工。右岸大道全面完工后,將改善武昌臨江片區(qū)交通條件,舒緩交通壓力,并大幅提升道路排水能力。右岸大道也將成為長江主軸中最先完工的景觀大道,成為展示武漢大都市形象與城市氣質的迎賓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