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款叫做“旅行青蛙”的游戲火了,朋友圈又被刷爆了一回。從標題黨到灌水公號文章,再到最近不斷刷屏的各種小程序、小游戲,有時不禁感嘆:世界紛繁,越來越多的信息內容爭奪著我們的時間與精力。這有限的注意力資源該如何去應對無限的信息汪洋呢?
媒體究竟在爭奪什么?
這些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我們被海量信息包圍了。連篇累牘的文章都在討論媒體的融合發(fā)展、平臺之爭、渠道之爭,傳統(tǒng)媒體與新型媒體在不斷博弈的過程中,始終都在“爭奪”。但究其實,他們到底在爭奪什么?鮮有人告訴我們的是,所有的媒體——無論新與舊,無論快與慢,無論他們穿著怎樣的馬甲,說著怎樣動聽的話語,其實他們你死我活爭奪的不過是我們有限的注意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于某種事物的能力,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對信息進行選擇。面對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地工作和生活,就必須選擇重要的信息,排除無關的信息。在選擇的過程中,人的動機、需要、情緒、情感等因素都會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當傳播內容能夠滿足人們的動機和需要,并能夠帶來愉悅的心理和生理體驗時,人們的注意力就會指向和集中到這些內容上來。但是當傳播內容和數(shù)量遠遠超過了人們的實際需要,并且讓人們無從選擇時,人們就會不知所措。
當我們醉心于新媒體技術給人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時,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人類所擁有的任何一項技術,都不能改變一天只有24小時,以及人類心智吸收信息的能力始終相對恒定的殘酷現(xiàn)實。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認為真正的問題不是提供更多的信息,而是分配接受信息的注意力:“……在一個信息豐富的世界,信息的豐富意味著其他東西的缺乏——信息消費的不足?,F(xiàn)在,信息消費的對象是其接受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豐富導致注意力的貧乏,因此需要在過量的可供消費的信息資源中有效分配注意力。”
我們的注意力究竟怎么了?
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德弗勒和鮑爾·洛基奇提出了“媒介依賴”理論,該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社會環(huán)境存在的變動和沖突越多,個人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也越多。不確定性促使人們搜尋多種信息,來了解社會生活正在發(fā)生些什么,而大眾媒介系統(tǒng)擁有豐富的資訊,正是信息搜集活動的一種必要資源?!痹摾碚撜J為,一個人越依賴于通過使用媒介來滿足需求,媒介在這個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而媒介對這個人的影響也就越大。
隨著渠道和平臺的增多,人們所面臨和需要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盡管很多信息與人們的生活并非直接相關,但是這些信息依舊需要消耗人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并且極大地增強了不確定性。正如老子所說,少則得,多則惑。人們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去搜索信息以減少不確定性,最后就成了一個經(jīng)典的悖論,“由技術引發(fā)的問題,只能靠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來解決”。單位時間內的信息傳遞的頻率加大,度量信息傳播節(jié)奏的不再是自然時間,也不再是鐘表所代表的機械時間,而是信息時間。大量的、密集的信息讓人們時刻在切換,時刻在中斷,碎片化時間、碎片化閱讀也成為這個時代人們接收信息的普遍狀態(tài)。與之相對應,人們開始缺乏對大塊時間的處理能力,當人們沒有手機的時候,他們反而會顯得無所適從,因為他們習慣了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信息、處理信息。
麥奎爾在分析“使用滿足理論”理論時,曾把媒介分為兩種,即“工具性”和“儀式性”。前者具有獲得所需信息的實用性目的,適用于信息性媒體。而后者適用于娛樂性和想象性的媒體使用,提供的是一種文化體驗,并能夠幫助其受眾獲得逃避現(xiàn)實的快感。媒介的儀式性使用為受眾提供了一種虛幻的參與感,“旁觀者的靈魂從日常生活的直接制約和沉悶中解脫出來,從而能夠沉浸在新的、除了想象之外并不存在的體驗之中”。不難看出我們今天多數(shù)時候對媒體的使用,其實是一種儀式性的功能。與工具性媒介的使用相反,儀式性地使用媒介不僅不能有效地連接社會成員,反而為他們提供了與現(xiàn)實社會情境相隔離的“洞天福地”,他們通過迷失在媒介提供的虛幻世界中來逃避現(xiàn)實。
作家張煒說,這是一個“全民性的精神恍惚”的時代。學者李彬說,這是一個“失魂落魄”的時代。“心不在場”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生存的一種常態(tài)。
注意力缺失的時代,何去何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付費知識的學習當中,人們看到了時間碎片化,并且企圖利用碎片化了的時間來對抗時間的碎片化。羅振宇說,內容生產(chǎn)者想著替我們節(jié)省時間,網(wǎng)絡時代最大的悖論也許就在我們一直在做各種節(jié)省時間的事情,節(jié)省的結果卻是時間越來越少。
真正的問題是,時間是可以節(jié)省的嗎?時間是一種彈性為零的資產(chǎn),它的耗散性非常強,你能擁有和利用的只有當下的每分每秒。時間是一種“集中起來干大事”的資產(chǎn),一分一秒無法成就什么,太多無用零散的信息導致時間被不斷切割,最后成了無用資產(chǎn)。
《大學》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苯裉斓娜藗冏钕仁サ木褪恰岸ā?,浮躁、焦慮、無聊,太多的時間被眼前這塊小屏幕占據(jù),最終的結果是“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彬v訊研究院在2016年底曾經(jīng)做過一個“社交齋戒”的活動,有85名被試,他們被要求在15天的時間里盡量減少微信的使用,以觀察離開社交網(wǎng)絡后生活的變化。這個測試很有效地說明了日日浸淫社交網(wǎng)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潛移默化的改變。齋戒之后的被試變化明顯,一是焦慮感明顯下降,二是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認識到這些并不是要我們遠離新媒體,那是開歷史的倒車。而是說應該努力做一個“聰明”的受眾,知道媒體競相爭奪的正是我們最可寶貴的注意力。同時,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注意力,知道自己需要注意些什么,并且能夠主動尋找自己需要的信息。人們常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來說明時不我待,要用有限的時間學習無限的知識,但其實這句話還有后半句,“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海量信息等于沒有信息,在有限的生命里想去追隨無涯的信息,注定是要失敗的。因此,珍惜我們的注意力,就是要慎重地“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當你足夠喜歡一件事,并且能夠全身心投入進去的時候,時間會過得很快。其實時間的長度并不曾改變,只是它的深度和密度被拓寬了,而拓寬時間密度和深度的關鍵就是“專注”。在這個時代,專注是我們能夠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煮酒話媒工作室 李康樂)